前些日子跟一个人聊天,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我对传统文化知道的不多,或者说几乎一无所知。听他在那里胡侃,插不上嘴,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听众,因为能受益匪浅。直到他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怎么现在人们都变得无礼了?”
我终于找到插嘴的地方了。反问:历史上如果有礼仪之邦,那早被灭亡了,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能存在的一定是强盗逻辑下的成功者建造的文明。进而跟他争论“礼仪”的虚伪性。我没看过《周礼》,感觉像是一部建设有周朝特色的奴隶主义的典章,是史上最早的八荣八耻。中国人有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观念:天人合一。天是自然,要敬畏,没问题,但是必须有个人出来做天的形象代言人,告诉人们如何按天意行事,于是有了天子,当然也了另一个词:强奸民意。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下,所形成的一切都是以王权为中心。那么“礼仪”就无法避免被涂上王权色彩,等级下的礼仪,没有平等和契约精神。完完全全是一套为统治者服务的礼仪,但还要礼贤下士,做出一副亲民的样子,不然不利于统治。这也是历史慢慢演变出来的一套既适合权力阶层又适合平民阶层的礼仪制度,这里自然有可取的一面——那是为了维系一种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或者群体利益。但它无时无刻不充满虚伪性。到后来,儒家学说的确立,使这套礼仪发扬继承下来,成为功利性的道德规范。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一切规范,都是基于这种传统礼仪文化衍生出来的。它虚伪、弱不禁风。
在微博上,每次我说脏话,必定会有很多礼仪之士站出来批判我为什么要骂人,不礼貌,粗俗,素质低,没教养,甚至还会跟我的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于是我开始做实验,故意挑逗撩拨一下,接下来正如你经常看到的一样,那些指责我的人立刻四川变脸,骂的比我还凶。这种实验我做过很多次,没有一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真神了。
互联网的肥皂剧脚本俗不可耐,一般故事的推进是这样:
一、A说了一句话,B不赞同或者反对,站出来质疑,A反驳B,B据理力争。C to Z开始围观起哄。
二、在反复拉锯战几次之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当事双方开始从就事论事开始转移到互相攻击侮辱谩骂,旁观者站队,战事升级,从常规武器变成重型武器,都想一刀毙命。最后双方在某处各领取一枚傻逼军功章,战争结束。
这里面有个有趣的东西,就是双方为什么会争论,争论为什么会升级到谩骂,这就是虚伪的礼仪之邦的礼仪仪式,这个礼仪实际上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而不是用于尊重的,礼仪没有任何免疫力。平时吹吹拍拍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东西挺管用。一旦出现不同态度立场,礼仪的遮羞布就撕破了。
这种礼仪撕破之后,就是征服和消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们喜欢站队往往都是想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很少想过站在道理的一边,因为此时人们已不讲什么道理了,礼仪廉耻都不讲了,还讲什么道理?道理只是引发冲突的一段开场白而已。或者说,我们一贯认为的道理,一直是有问题的。这“理外礼”的谁都不把谁当人来平等对待了。这个礼仪之邦从来都是礼仪之帮,一帮一帮的。当秦始皇在腹中膨胀,这是人们都出现一个幻觉:我,即秦始皇。从讲理到征服,瞬间的事儿。
外国互联网啥样我不知道,至少中国互联网在它越来越普及就越来越体现出“礼仪秦始皇”的怪诞现象。
当然,我想很多人会举出一些所谓先进文明国家撕破脸皮打群架的实例来证明这东西不是中国特色。最后总结出所有文明礼仪的外衣下都隐藏着邪恶。如果这样,好像是在证明我们这么做就合理了?
当然,也会有人说,你还说别人呢,你整天骂骂咧咧的,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指点点?还别说,我还真有资格。很多人混淆了能力与权利,比方说,你有权利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骂人,但你未必能有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和判断分析)把你的看法说清楚。资格是什么,就是你的权利,只要不被法律剥夺,你生来就有,但能力可能有人一生都没有,那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一般没能力的人,只能逞能。一个挺丢人的事儿,变成全民行为,也就不丢人了。
人们老说现在是礼崩乐坏的年代,我到真希望那个“礼”崩掉。
前些日子跟一个人聊天,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我对传统文化知道的不多,或者说几乎一无所知。听他在那里胡侃,插不上嘴,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听众,因为能受益匪浅。直到他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怎么现在人们都变得无礼了?”
我终于找到插嘴的地方了。反问:历史上如果有礼仪之邦,那早被灭亡了,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能存在的一定是强盗逻辑下的成功者建造的文明。进而跟他争论“礼仪”的虚伪性。我没看过《周礼》,感觉像是一部建设有周朝特色的奴隶主义的典章,是史上最早的八荣八耻。中国人有个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观念:天人合一。天是自然,要敬畏,没问题,但是必须有个人出来做天的形象代言人,告诉人们如何按天意行事,于是有了天子,当然也了另一个词:强奸民意。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下,所形成的一切都是以王权为中心。那么“礼仪”就无法避免被涂上王权色彩,等级下的礼仪,没有平等和契约精神。完完全全是一套为统治者服务的礼仪,但还要礼贤下士,做出一副亲民的样子,不然不利于统治。这也是历史慢慢演变出来的一套既适合权力阶层又适合平民阶层的礼仪制度,这里自然有可取的一面——那是为了维系一种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或者群体利益。但它无时无刻不充满虚伪性。到后来,儒家学说的确立,使这套礼仪发扬继承下来,成为功利性的道德规范。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一切规范,都是基于这种传统礼仪文化衍生出来的。它虚伪、弱不禁风。
在微博上,每次我说脏话,必定会有很多礼仪之士站出来批判我为什么要骂人,不礼貌,粗俗,素质低,没教养,甚至还会跟我的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于是我开始做实验,故意挑逗撩拨一下,接下来正如你经常看到的一样,那些指责我的人立刻四川变脸,骂的比我还凶。这种实验我做过很多次,没有一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真神了。
互联网的肥皂剧脚本俗不可耐,一般故事的推进是这样:
一、A说了一句话,B不赞同或者反对,站出来质疑,A反驳B,B据理力争。C to Z开始围观起哄。
二、在反复拉锯战几次之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当事双方开始从就事论事开始转移到互相攻击侮辱谩骂,旁观者站队,战事升级,从常规武器变成重型武器,都想一刀毙命。最后双方在某处各领取一枚傻逼军功章,战争结束。
这里面有个有趣的东西,就是双方为什么会争论,争论为什么会升级到谩骂,这就是虚伪的礼仪之邦的礼仪仪式,这个礼仪实际上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而不是用于尊重的,礼仪没有任何免疫力。平时吹吹拍拍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东西挺管用。一旦出现不同态度立场,礼仪的遮羞布就撕破了。
这种礼仪撕破之后,就是征服和消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们喜欢站队往往都是想站在大多数人的一边,很少想过站在道理的一边,因为此时人们已不讲什么道理了,礼仪廉耻都不讲了,还讲什么道理?道理只是引发冲突的一段开场白而已。或者说,我们一贯认为的道理,一直是有问题的。这“理外礼”的谁都不把谁当人来平等对待了。这个礼仪之邦从来都是礼仪之帮,一帮一帮的。当秦始皇在腹中膨胀,这是人们都出现一个幻觉:我,即秦始皇。从讲理到征服,瞬间的事儿。
外国互联网啥样我不知道,至少中国互联网在它越来越普及就越来越体现出“礼仪秦始皇”的怪诞现象。
当然,我想很多人会举出一些所谓先进文明国家撕破脸皮打群架的实例来证明这东西不是中国特色。最后总结出所有文明礼仪的外衣下都隐藏着邪恶。如果这样,好像是在证明我们这么做就合理了?
当然,也会有人说,你还说别人呢,你整天骂骂咧咧的,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指点点?还别说,我还真有资格。很多人混淆了能力与权利,比方说,你有权利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骂人,但你未必能有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和判断分析)把你的看法说清楚。资格是什么,就是你的权利,只要不被法律剥夺,你生来就有,但能力可能有人一生都没有,那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一般没能力的人,只能逞能。一个挺丢人的事儿,变成全民行为,也就不丢人了。
人们老说现在是礼崩乐坏的年代,我到真希望那个“礼”崩掉。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