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过年了,要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习俗。

小时候在东北农村,过年很有意思,花五块钱买鞭炮,还能穿上新衣裳。最主要的是,从腊月廿三开始,就可以吃上细粮了。平常,吃的是玉米面贴饼子、小米饭、咸菜,从小年开始,可以吃上大米饭、白面豆包、白面馒头,菜里开始有肉腥了。随着除夕的临近,好吃的越来越多。到了年三十晚上,全家要包饺子。一般,三十晚上的饺子是纯肉馅,可以猪肉也可以牛肉。现在的肉馅都是机器铰出来的,倒是方便了,但是不如把一块连肥带瘦的肉慢慢剁成肉泥吃得过瘾,剁出来的肉馅做成饺子馅,吃起来是一整块,耐嚼,机器铰出来的肉馅做饺子馅,熟了之后像苏联一样四分五裂,吃起来肉渣满嘴跑,无法享受到咀嚼的快感。

我的馋虫从意识到开始过年,便开始在胃里折腾,一直到三十晚上,这条馋虫才能心满意足。过年包饺子,都是我姥姥负责和馅,小时候光顾了吃,没研究过饺子馅是怎么弄出来的。过年亲戚都会来我姥姥家,包饺子是全家上阵,整个过程很快,一个小时的工夫,晚上吃的饺子就都包完,然后就等着下锅。

那时候穷,所以包饺子时要在饺子馅里放进去几枚1分、2分的硬币,看谁幸运能吃到,吃到意味来年能发财。每次我都会跃跃欲试,希望能吃到。当时,家里和我岁数差不多大的孩子有六七个,我总担心他们把钱饺子吃到。

晚上九点多钟,我姥姥一声令下,开始烧水煮饺子。她嘴里常说的一句话是:“开始接神了。”那时候不明白接的神是谁,也没见过这个神什么样,我就看到饺子了。这时候我最爱干的事情是在灶台下烧火,因为可以看到饺子下锅,烧开,翻滚,直到捞上来的全部过程。那时间不长,可我每次眼巴巴地看着整煮饺子个过程,跟听土摩托讲两分钟科学原理一样难熬。直到面香中混合种肉香随着蒸气喷薄而出,我意识到,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到来了。这时我姥姥会问我:“饺子生了吗?”我赶紧说:“生了。”姥姥第一次问我这句话时,我曾随口而出:“熟了。”结果,姥姥说:“不许说熟了,要说生了,升官发财了。”农村过年讲究很多,用这个谐音祈祷着来年好运。可能我当年就那么顺嘴一说,结果至今没有升官发财。那些当了大官的人,当年他姥姥的问题回答都正确了,比如胡温习同学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

那时候的饺子非常好吃,不是富强粉,就是普通白面,皮也没有现在薄,里面的馅特别香,咬一口,油汪汪的汤汤水水便流了出来,顿时洒满人间。东北人吃饺子,蘸饺子的调料相当讲究,别看农村穷,但在饺子调料上从来不会马虎。过年之前,舅舅会到村上买2两香油,这二两香油够全家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的。那时候的香油的确叫香油,我都是用筷子头伸进香油瓶里,轻轻蘸一下,然后把筷子放进调料碗里搅一下,那香味儿能窜到满屋子。现在把脑袋扎进香油桶里,也觉不出香油味儿在哪儿。

一般,北京人吃饺子喜欢对付,倒点米醋就行了。我刚来北京时,跟北京同学一起吃饺子,发现他们这么不讲究,感觉像刚从山顶洞下来的一样,让我很不习惯。我不行,这调料碗里面必须有酱油、醋、炸辣椒、蒜泥、香油,和在一起,夹起一个我姥姥亲手包的饺子,蘸在调料里面,使劲咬一口,充分咀嚼……如果说,我在童年记忆中的幸福时刻,至今还能记得住的几个,除夕吃的第一口饺子当属第一。至今,我吃饺子依旧保持这个习惯,缺一不可。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该从我姥姥那里学几招包饺子手艺时,姥姥去世了。每年除夕,吃饺子的时候总会想到我姥姥,想到当年在农村过年的情景,那时候真的很穷,但真的能吃出些滋味来。现在什么都有,却啥滋味也吃不出来。

但是我妈从我姥姥那里继承了包饺子的传统。我妈小时候是吃食堂长大的,基本不会做饭,就是做出来的饭菜也不可口。1980年,我们家移民到北京,我妈便承担了一日三餐的工作。北京的蔬菜不好吃,我妈做饭的技术比我姥姥也差很多,所以有段时间感觉在北京吃什么都不香。

当时家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只有我爸爸80块钱的工资支撑这个家,我和弟弟还要上学。但是我妈能想出很多办法改善家里的伙食。每周,她都会买两毛钱的猪肉,上面几乎没什么瘦肉(那时候国家还没有推广瘦肉精),买回家后,猪肉去皮,然后剁成饺子馅,再把一棵大白菜用开水焯一下,剁成馅,和那两毛钱的猪肉馅拌在一起,包成饺子。这样的饺子我至少吃了4年。偶尔,我妈会换一些蔬菜做饺子馅,但是肉还是那两毛钱的肉。能吃到这样的饺子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后来,我妈包饺子的水平已经跟我姥姥差不多了。

在我妈的美食概念中,饺子是最好吃的食物,也是她最擅长做的面食。她知道我和弟弟都爱吃饺子,所以想方设法包饺子给我们吃,即使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用很奢侈的方式包饺子,但至少隔段时间就能吃上一顿饺子,那种小时候家里的习俗并没有因为来到北京而消失。即使是现在过年,除夕夜里我妈在厨房煮饺子,我仍会站在旁边说:“饺子生了。”

后来,我搬出来住,我妈常常没事给我包饺子,然后冻在冰箱里,经常打电话让我回去拿,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每次回家,必定拎几百只饺子回来。我妈常常在电话里说:“别到超市买那些速冻饺子,油大,不好吃,尤其是那个叫什么湾仔码头的饺子。”事实上我的确吃不惯超市里卖的速冻饺子,有时候买一袋回来,煮出来吃一半扔一半。想想可能这么多年,至少在吃饺子方面,我的嘴被养的很刁。即使在所谓正宗的东北菜馆吃饺子,也觉得没家里做的好吃。还好,我现在包饺子的水平也快赶上我妈妈了。

妈妈身体不好,我常劝她不要再包饺子了,但是她不放心,每次来我家先打开冰箱,看看里面有什么储备。然后说:“上次给你的饺子吃没了怎么不说?”然后回家马上包上几百个饺子。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没事打电话时会问她:“这个牛肉萝卜馅饺子该怎么包呢?我买了牛肉馅,还没包过。”我妈会跟我解释半天,然后问:“你还包饺子吃?”我说:“我这次包一百个,放冰箱里冻上,慢慢吃。”这样,每次我妈说要给我包饺子,我就说自己包的还没吃完呢。

但小孩永远耍不过大人。回家看我妈,她就会在一旁念叨:“我前几天包了一些青椒馅的饺子,我吃了几个,可难吃了,要不你拿走吧。”我知道,这是她实在找不到借口给我包饺子,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有时候熬夜,饿了,想吃东西,打开冰箱,总能看到我妈包的饺子。

祝大家春节快乐!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501篇文章 21小时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