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直到2014年才开始正式使用社交媒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不太习惯跟人实时互动,熟悉的人没啥好互动的,陌生人不知道怎么互动。我说话一向没轻没重,特别容易得罪人。为此我一直不用智能手机,害得一些朋友因为我还保留发短信的习惯。
 
你能列出一万种社交媒体有多好的理由,可我一直觉得,当互相不了解的人交流时,就像爬巴别塔的半道上碰见了,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都无法交流。
 
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无非是:了解信息、掌握你感兴趣的人的动态、看看别人的观点、刷刷自己的存在感、被带带风向、让自己看到的世界更狭隘一些、让自己漫长无价值的生命过得快一点……如果是单向、静态的,就不是社交媒体了,所以每个人在使用时都是交互式的,你来我往才能体现出社交媒体的特点。这改变了人类自古以来的交流方式——你不能只跟熟悉的人打交道。这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鸡同鸭讲。
 
我用微博时间比较晚,周围的朋友整天刷微博的时候,我还在用诺基亚直板手机。有段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的话题都是微博上吵架拉黑的故事。那一刻,我觉得这些在各个领域都已闹出一些动静的文化精英们好像突然被送进一家托儿所,晚上回家后向父母告其他孩子的状,特别委屈,但又特别自豪。我坐在一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比起那些无聊的低幼话题,我更感兴趣桌子上的美食,所以那段时间我的体重快接近70公斤了。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像古希腊那样的哲学家了,人们争论任何事都不是为了真理,而是为了虚荣——背后有成千上万的关注者在看着你,可不能跌份(跌粉)啊。
 
社交媒体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事实和观点。虽然99%的人都分不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但99%的人都会认为,只要你的观点跟我不同,你就是错的。而社交媒体充斥着各种观点,也意味99%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人们都爱纠错,多卡的碟都能让他读出来。冲突在所难免。
 
我写微博后,一直告诫自己,别跟陌生人争论,有时没搂住,骂人几句,自己都觉得特无聊。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对方眼中的傻逼,还争个茄子。但我喜欢思考这种现象,为什么有逻辑靠自学成才的人爱跟另一些逻辑靠自学成才的人争论呢?这就像在一片草地上,有只虫子不停在动,总能引起你的注意。跟人吵架是一个人保持社交媒体热度的一种方式。
 
年轻的时候,我也爱跟人掰扯,最后我发现,我从来没有说服过谁,也没有改变过别人的想法。别人也没说服过我、改变过我。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到了成年,基本都到了钢浇铁铸油盐不进刀枪不入的阶段,这还是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朋友,你能说服谁?气势上占上风能证明观点正确吗?至于网上的陌生人,你都不认识,跟他争,你赢了,你欠别人的钱不也得要还吗;你输了,他回家不还是一样做尖椒土豆丝吃吗。
 
现实中你加入一场社交活动,大概都是这样的程序:
 
“你好,我是张三,我在某某公司工作。”
 
“你好,我是李四,幸会幸会。”
 
大家都有人这种区别动物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社交礼仪。但在网络上,人的这种美德都喂狗了,一眼没看上就直接开骂。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礼仪。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501篇文章 21小时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