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跟《西游记》干上了。
倒不是因为电视剧《西游记》,而是因为要做一个《西游记》的封面故事。开选题会时我嘴欠,说干嘛不拿《西游记》做一个封面故事呢?我哪知道最近没有封面可做,我们主编说:“做,你也要参加。”然后接下来的一周就把自己套牢了。
当年看《西游记》,还是上高中时候的事儿。那时候跟看《三国》一样,就是看热闹,尤其是妖魔鬼怪,看着好玩。五岁的时候,大人给我讲连环画《三打白骨精》,真给我讲哭了,觉得唐僧真可恶,孙悟空好惨,好心当成了夫妻肺片。
一周的时间,我看了四本跟《西游记》有关的书,两本学术方面的,两本后人用阴谋论方式写的故事。原来学术界的争论也很有意思,两种观点针锋相对,都认为对方是孤证,据理力争。因为是学者,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食指扣在扳机上,但理智和风度让他们忍着没有走火,不然骂起街来,绝对比现在的网上的傻逼们吵架好看。只可惜,历史材料太少,又充满悬疑,都是公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估计这个《西游记》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永远是一桩谜案。
所以,还不如轻松消遣一下,看看今人是怎么理解《西游记》的。
《西游记》因为作者写的比较无厘头,什么都信手拈来,为了能把故事讲下去,不断为故事情节制造各种条件,而且往往不交代背景,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混乱不堪。作者大概最后自己都写乱了,也懒得去校正。所以说,有个责任编辑是多么重要啊。随便节外生枝,就会有自相矛盾的风险。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前后矛盾、倒乌龙、穿帮现象比比皆是。电影《珍珠港》里至少有52处穿帮镜头,《西游记》里至少有三倍于《珍珠港》的穿帮。有些事情真不能仔细琢磨,一琢磨全是问题。就拿“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个时间换算法则来看,没几处能把时间对上的。我估计《西游记》的作者写的时候就一直处于high的状态,全然不顾各种逻辑问题。
有心人从书中看到这一切,发现了诸多硬伤,比如《妖眼看西游》作者穆鸿逸先生。但他没有去质疑作者这么些对不对,而是沿着作者的逻辑接着往下推理,从一些犄角旮旯里面搜寻出蛛丝马迹,来证明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是不是里面埋下了什么伏笔,如果是,那又是为什么。于是,一个耳目一新的西游故事跃然纸上。
作者的核心阴谋论观点是:西游是一场阴谋。看上去很美,但滴滴是泪。
可能有小朋友会问,干嘛用阴谋论解释《西游记》?我的解释是,如果你喜欢文学,想从文学中寻找到阅读乐趣,让自己开心,你可以随便理解作者的意图。小说是什么?在英文里它叫fiction,如果你读过中学,认识五百个英文单词估计能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fiction就是用你的想象理解一部小说,你理解成什么样都可以,内容是固定的,结论是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群傻逼眼里才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也不能怪后来的读者用阴谋论来理解《西游记》,因为漏洞太多,又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只能用想象和阴谋来弥补这些漏洞,让它看起来才合情合理。如果当初作者写《西游记》的时候严谨一点,即使放在实验室里做各种逻辑实验都能禁得住考验,估计也没那么多人喜欢了。
能让我哈哈大笑同时又能心生悲悯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以前看路内老师的《少年巴比伦》有这样的感觉,这次看《妖眼看西游》也有相似的感觉。
作者除了在一步步揭发西游旅行团的阴谋之外,还费了大量笔墨控诉这个反人类的“四人帮”。唐僧是个伪君子,孙悟空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你再想想这师徒关系,一个是扫地不伤蝼蚁命,一个是踏平妖尸成大道,这本身就很荒唐。作者很多时候站在妖精的角度去分解读大快人心的屠戮,才发现这是悲剧。
作者按照《西游记》原书的章节,分析每一难中发生的蹊跷怪事,这怪事的背后又是什么,与其他故事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作者发现,在西游途中,那些捣乱的妖怪,真正该杀的并不多,很多妖怪心存真善美,甚至都没有祸害人类,但都难逃猴子的铁棍。说白了,就是为了凑这九九八十一难,无端设计出了这些妖怪,并无端地被消灭。《西游记》的价值观看上去很中国,很朴素,很直接,也很愚蠢。就像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国耻:港台歌手翻唱多少日本歌曲》一样。如果你从《西游记》中没有看出这些价值观上的问题,那你该活在明朝。
《妖眼看西游》很好看,文笔优美,幽默风趣,悲天悯人。算是今天的人用另一种方式为这个漏洞百出的名著做了一次补遗。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如果您非觉得作者在扯淡,也无妨,没必要较真儿,我看着高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