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五、衰落
 
1999年6月1日,年仅19岁的程序员肖恩·范宁和另一个叫肖恩的肖恩·帕克把一个叫Napster的点对点文件共享平台发布在互联网上,虽然只是测试阶段,但仍有数百名用户进行了互通有无的音乐交换与共享。在此之前,音乐只能花钱购买,现在可以免费获取。也是在这一刻,宣告了唱片公司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轻松悠闲的时代,并且要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经常性地面对失败。
 
唱片公司和音乐人认为Napster这种做法是一种无耻的偷盗行为,2000年7月,Napster被“金属制品”乐队告上法庭,要求Napster删除上传免费共享的一切“金属制品”的音乐。虽然Napster败诉,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继续使用Napster,范宁也因此成了2000年的风云人物,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当年的MTV音乐奖颁奖典礼上,范宁颇具讽刺意味地穿着“金属制品”的T恤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到2001年2月,Napster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有8000万,而当时最大的搜索引擎Yahoo!也只有5400万。
 
现在我们回顾这个经典的互联网侵权案例,会觉得,肖恩·范宁有点太单纯,没轻没重,在一个巨人身上动土,最终导致Napster被迫关闭。
 
如果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Napster侵权案,会发现,当飞利浦和索尼投入数亿美元研发出数字音乐格式的那天起,就注定会有肖恩·范宁这样的人物出现。
 
在第一张CD推出两年后,第一台CD-ROM也发明出来了,电脑可以读取播放CD唱片了,这意味唱片业与电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80年代中后期,有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音频压缩,1989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获得了MP3发明专利,并在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崛起之时成了网上最流行的音频格式。
即使封杀了Napster,但是魔鬼已经不在瓶子里了。所有技术的推动似乎都在指向一件事:杀死CD。
 
我们来看看CD是如何被杀死的。互联网是作案现场,凶器是Pandora、iPod、iTunes、Spotify……凶手是消费者。
 
Napster最大的功绩是向全世界普及了MP3,当它被掐死之后,火种已经传播开。重要的是,新一代音乐消费者开始逐步适应并接受这种非物理化的听音乐方式,但是这需要一点时间。
 
这也是2000年CD的销量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4.55亿张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唱片业在版权保护方面反映迅速,对侵权的打击力度也比较大,Napster之后再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停止购买CD的一般是购买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暂时还没有摇动唱片业的根基,而且用慢速拨号上网去下载大量的MP3有些得不偿失。
 
如果你听过黄舒骏的《改变1995》,会记得其中的一句歌词:“大哥大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吵,手机却越卖越好;歌星越来越多,CD越做越好,唱片却越卖越少……”这首歌黄舒骏写于2001年,现在你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有远见,预见到10年后的现实——手机替代了CD。
 
2000年,Pandora上线了,它是以电台的方式出现,而且严格遵守《数字千年版权法》,仅限美国本土用户使用。Pandora与传统的广播不同,海量的音乐,各种音乐风格。最初它是收费的,后来广告多了,改为免费收听。在版权保护方面,Pandora和传统的广播节目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进一步普及了流媒体。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维珍唱片公司担任经理的乔恩·韦布斯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回忆说:“我记得一位维珍的工作人员说:‘几年后,你将能够用信用卡大小的东西携带你想要的所有音乐。’我们听完都笑了,不要太荒谬!你怎么可以做得到?”
 
 
1998年,韩国人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MP3播放器:MPMan F10,尽管它只有32兆的闪存,只能放进8首128kbps的歌曲。3年后,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MP3随身听——iPod,确实可以放下你喜欢的所有音乐。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MP3是一种劣音质音频,可是当它装进精巧美观的iPod里面之后,它因外表时髦而让消费者忘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实,CD反而变成劣质产品。
也是同年,苹果公司的董事长史蒂夫·乔布斯凭借他过去做过嬉皮士、飞过大麻、磕过LSD,并且是鲍勃·迪伦的超级粉丝,家里如果着火,在“滚石”和“披头士”之间只能抢出一盘磁带的话那一定是“披头士”……的心路历程,给唱片公司的老板们上了一堂催眠课。哦,你其实跟我们是一伙的,那就把我们的曲目放进你的iTunes里面吧。是的,iTunes是要收费的,唱片公司也能分得相当高比例的版税,那还能说啥见外的话,让我们举杯,饮鸩止渴。
 
再后来,Spotify出现了,它与消费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你只要有一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听你喜欢的音乐,你可以付费,也可以免费。
也正是从2001年开始,CD销售开始下滑,到2014年,流媒体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CD,CD时代结束了。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流媒体的收入已经占整个音乐销售收入的3/4,达到34亿美元,物理介质的音乐产品只占收入的10%。
如果你留意音乐介质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差不多每25年左右就会掀起一场格式革命,原有的载体被淘汰,更新型、实用、廉价的产品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CD,这个音乐爱好者的宠儿也未能幸免。只是,这场革命像一场漫长的凌迟,让喜欢CD唱片的人感到格外痛苦。
 
 
六、缅怀
 
回顾过去这十几年,会发现,中青年音乐爱好者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他们熟悉并喜欢的CD正在走向没落。当年CD出现时,听密纹唱片的人绝对没有今天听CD的人这么痛苦。因为CD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它的音质可以与密纹唱片相媲美,而且更容易携带保存,人们只是需要换一台播放机而已。和卡带相比更是改天换地,这是人们迅速接受CD并没有什么遗憾的原因。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压缩格式的音频除了带来海量、便捷之外,对在乎音质的音乐好者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CD的音质跟MP3相比就像葡萄和葡萄干的区别。
 
一个叫Guitar Gopher的音乐人说出了CD一代的音乐爱好者的心里话:
 
“如果音乐对你不重要,你可能不关心这一点。你可以像典型的消费者一样,随心所欲地购买音乐,并且对任何乐队、歌手或流派都没有特别的忠诚。当你不考虑与星共舞时,音乐只是一些来分散你的注意力的背景声响。
 
但是,如果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你认为艺术和文化与实体和价值有关联,那么这真的是个坏消息。对我而言,我喜爱的乐队的专辑是我想握在手中并珍惜的。如果我的数百张CD存储在电脑里而不是放在我的CD架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的确,让上一代音乐爱好者感到空虚的是,今天的流媒体不再给人带来欣赏音乐之外的精神享受了,它只是存在电脑里一个又一个文件夹。听唱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每张唱片背后都会发生一些故事,这也是埃里克·斯皮兹纳格尔能写出那本感人的《唱片不死》的原因。现在,与CD相关的喜怒哀乐、期待与惊喜都不存在了,人生也因此少了很多乐趣和内容。
 
《捕获声音:技术如何改变音乐》一书作者马克·卡茨认为,CD和物理储存的音乐介质不会消失。人们喜欢有形的东西,与物理对象发生关联这个人类最基本的事实不会改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密纹唱片的销量最近这些年会持续上升的原因。
人们总是喜欢复古怀旧的,一怀旧就容易成为时尚。也许某一天CD会像密纹唱片那样回潮,即使它不会再成为主流,但是那种仪式感——从唱片架中找出一张喜欢的唱片,打开,放进CD机,按下Play,总会带来一种美好的感觉。
 
至少,在未来的50年里,我们再也看不到《爱情是一盘自制卡带》、《失恋排行榜》、《唱片不死》和《奇迹唱片行》这样的故事了,因为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物理介质的音乐载体引出来的,或是故事发生在现实空间——唱片店。当这些都不存在,作家写与音乐的故事又少了一个方式。
但我们也不必纠结CD的兴衰,当流媒体传播失去了一部分该属于音乐的文化内容时,音乐文化自然会失去立体感和丰富性,反过来会伤害到音乐人,等他们意识到受到伤害时,自然会找到一种办法来弥补。
 
最后,用加拿大一位平面设计师兼音乐人杰克琳·肯德尔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无论未来如何,最重要的格式是你最喜欢的音乐人发布的格式。”
 
(全文完)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8篇文章 9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