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中国电影报》的一篇针对豆瓣阻碍国产电影繁荣昌盛的文章《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引起了不小的争论。结果,这篇文章像“猪一样的队友”一样帮了倒忙,几部打算在年底用来撑国产电影门面的大片,非但没有招待见,反而因为这篇文章,让电影评分降了一个等级。国产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已经突破马里亚纳海沟了,可你的电影都够不到他们的审美线,这篇报道不是成心想提高观众的审美层次吗。
 
好了,不说国产电影了,说点好玩的,这次豆瓣和猫眼惹祸的根源是打分。咱们就说说打分(也就是评星制)。
 
评星制从一出现就饱受争议,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除了电影之外,图书、戏剧、电视节目、酒店、餐厅、足球场、公园、金融资产……都可以用星级评定方式来划分高低优劣,但是没有一个能让众人信服,这是因为评星制带着很多主观色彩,尤其是评判标准带着自身局限,从评星制来到这个世界上起,每个毛孔都散发着争议的气息。我认为,最没有争议的评星制是军衔,上校就是上校,中校就是中校。
 
我第一次看到给一个作品打星是在80年代《滚石》杂志上,之前根本没听说给唱片打星这回事,但第一眼就明白,这是在评价一张唱片的好坏。稍后,上海《音像世界》编辑张磊老师一人分饰多角,开设了唱片评论栏目“摩登谈话”,并引入评星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内媒体第一次在文艺作品评论中引入评星制。后来,不少媒体陆续使用评星制,主要评论的内容多以电影和唱片为主。但你也知道,中国人做什么事向来没有标准或多重标准,更谈不上客观,评星制跟电台排行榜、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一样不可靠,这种本来可以引导读者消费的机制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开。
 
倒是在互联网时代,评星制才开始慢慢流行起来,你去餐馆吃顿饭,可以在大众点评网上打星,你去淘宝买个东西,可以给卖家打星,是物质消费让评星制慢慢深入人心,精神消费是不会让人关注打星这回事的。即使网络上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数据来证明,但中国人比计算机聪明,又发明了水军……什么游戏一到中国人手里,立刻变味儿。现在人们看到的各种评星,实际上可参考的价值不大,即使这样,国产电影还是受不了。弄虚作假惯了,已经不善于面对现实了。
 
打星、评分的好处在于,让好奇、懒惰的人先行一步大致知道作品的水准,毕竟评分、打星的都是行家,虽说普通人的品位低于行家,但行家至少可以保证,他不会把一个垃圾说成美玉(但国产的各行各业中某些行家评论除外),这是评星制诞生一百多年一直没有被淘汰的原因。
 
我记得,当年Nirvana的专辑Nevermind发行后,《滚石》杂志的乐评人艾拉·罗宾斯只给了三星半(现在他们官网显示的是四星)。而且当时的评价也不算特别高,没什么溢美之词,算是篇中规中矩的乐评。但谁也没想到他们后来火得一塌糊涂,成了一个时期的现象。专辑内涵就那么点,但外延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得越来越多。等到了20周年纪念版发行时,乐评人乔迪·罗森热情洋溢地给打了五颗星。你能说罗宾斯和罗森他们中有谁不对吗?显然不能。
 
可是这些年,我一直觉得这张专辑是三星半的水准。我曾经分析过《滚石》杂志的评星,专辑刚出来,趁热评论,乐评人难免会头脑发热,有些唱片一般,但是可以得到四颗星;有些不错,但是给的分很低。而对于老一代摇滚革命家,比如鲍勃·迪伦、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滚石》向来是出手比较大方,他们获得满分多含有一些水分,这水分是乐评人内心的情怀。你如果没有这个情怀,就会很难理解为什么迪伦的专辑总是拿到五颗星。
 
90年代,英国有两个不靠谱的女孩,喜欢音乐,毕业后跑到类似《新音乐快报》之类的杂志社工作,她们的工作主要是写乐评,给唱片打星,这俩姑娘觉得别人的唱片都是垃圾,每张唱片都给打0分,结果可想而知,她们被轰出了编辑部。这姐俩一合计,与其说给别人唱片打星,还不如让别人给自己唱片打星呢,于是俩人组建了“洗发水”(Shampoo),出唱片,让乐评人打星。如果你读过“洗发水”姐俩写的乐评,你也未必就认可她们的观点。
 
传统媒体时代,对评星制微词较多的其实是读者,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歌星、演员的作品被评论家说得一无是处,心里会窝着一股火,关键是这股火还没地方发泄,给编辑部写封读者来信控诉一下?好像也难解心头之恨。那个时代读者和评论家之间不存在平等话语权,只能忍看偶像得一星,怒向刀丛觅小诗。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脑袋里打几颗星,就犯不着跟别人较劲了。
 
1820年,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嘉庆换成了道光,另一件事是英国人玛利亚娜·斯塔克出版了一本旅游指南,在书中第一次引入了评星制,不过当时好像印刷铅字里还没有五角星图标(我瞎猜的),所以,斯塔克用惊叹号“!”来判定观光点好坏。1844年,另外两本旅游手册里第一次用五角星替代了惊叹号(感觉印刷术在突飞猛进)。再后来,你发现酒店的门口开始闪烁几颗星了。
 
不过,最开始评星都是三颗星。1915年,爱德华·奥布莱恩在编辑一本《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的时候,引入了评星系统,他给每篇小说都打星,由于他的评判标准太主观,引来不少争议,最后也没有人沿用这种方式给每一篇小说评星。
 
给电影打星要比出版物晚,直到1928年,影评人艾琳·塞尔第一次用评星制给电影打分,当时是三星制,分别是:优秀、还好、平庸。后来,电影评星增加到四颗星,再后来变成五颗星。有些媒体觉得五颗星还不够热闹,把星星的数量增加到十颗,有的媒体根据自己的特点,把五角星换成了数字或是苹果香蕉鸭梨橘子拇指安全套……
 
但不管怎么变化,评星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一直没有克服,唯一能减少争议的方式就是打星人自身的涵养,如果一个评论家既有渊博的学识功底,又富有洞察力,主客观的度把持得体,相信人们不会太过计较打几颗星的。但人都是有情感的动物,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难免会心血来潮,多一颗少一颗都在所难免。
 
实际上,读者更愿意看到星星点灯,他们会用数数的方式来选择他要看的电影听的唱片去的餐厅住的酒店。
 
评星制是外国人发明的,他们经历了评星制的演变发展成熟的过程,创作者们也习惯了这种带有商业色彩的评判方式,你什么时候见过西方的媒体质疑过评论家打星,什么时候见过好莱坞电影公司跟媒体评星较劲。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6篇文章 283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