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黄舒骏老师在《恋爱症候群》里有两句歌词:“把每天都当作纪念日,把自己当作纪念品。”当年听到这两句歌词,觉得挺好玩,也觉得人在恋爱的时候挺可笑。多少年后,再回味这两句歌词,就不像当年想得那么肤浅了,我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一下,人这种东西与其他生物的最大区别,除了会说话,像鸡一样直立行走外,还善于制造麻烦,所谓没有麻烦也要制造麻烦,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不然体现不出人这种生物的存在感。由于人从树上下来后一直XJB折腾,不小心创造了一种东西,人类把这东西命名为:文明。
 
什么是文明?除了见面说声你好、过马路走斑马线、坐车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它还体现在其他细枝末节上,比如节日、纪念日。哪个姑娘心里没有一个日历本啊:今天是我认识你的纪念日、今天是我把初吻献给你的纪念日、今天是我把最珍贵的第一次献给你的纪念日、今天是第一次你不在我身边我想你的纪念日、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吵架的纪念日、今天是你第一次没有回我信息的纪念日、今天是你向我求婚的纪念日、今天是我们结婚的纪念日、今天是你有小三的纪念日、今天是我们离婚的纪念日……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更适合生活在海王星上,这样日历本上留下纪念日的日期才够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逢五、逢十都要庆祝一下,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会在独立、建国五的倍数年欢庆一下,如果哪个国家赶上一个喜欢欢庆的领导(比如三胖),可能一拍脑门就会冒出一个欢庆的由头。
 
前面的小帽说的有点多了,言归正传,这次主要说说唱片专辑,叫做“周年特别豪华限量版”,用英文描述就是“Anniversary Special Deluxe Limited Edition”。当然,我是把关键词都写在一起了,实际上没有这么一个版本。
 
一般是:豪华版(Deluxe Edition)、特别版(Special Edition)、限量版(Limited Edition)。我在亚马逊上搜了一下,豪华版、特别版、限量版能搜出400页,估计有六千种左右。周年版(Anniversary Edition)能搜出来289页,四千六百多种唱片,看来发行特别版本早已蔚然成风。
 
实际上,不管这些版本怎么称呼,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就是找个理由在特殊的日子里发行一张跟过去那个版本不一样的唱片。
 
过去西方唱片业比较成熟,他们知道,如果每个歌手、乐队录的专辑都是原创,那唱片业很快就死翘翘了,因为不是每一首原创歌曲都能保证让人喜欢,所以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经典歌曲翻唱才行。这个比例我没统计过,我估计应该是8:1的比例。但这个比例也不能保证唱片业赚钱,所以还得有再版、套装,要让年轻的听众接触到早就绝版的音乐,温故知新,知道今天的音乐原来是从哪里演变过来的,喝水不忘挖井人,收藏不忘掘墓人。
 
有个国家比较滑稽,当年不会原创流行歌曲,就翻唱附近港台地区的歌曲。等觉得肚子里有半瓶墨水了(其实就几滴),幡然悔悟,发奋图强,拒绝翻唱,不管是阿猫还是阿狗,不管会不会写歌,都要求百分百原创,各地电台还专门有“原创音乐排行榜”,结果原创了十几年,把自己创个半死。就在快奄奄一息的时候,突然幡然悔悟,发奋图强,拒绝原创,全都去电视台翻唱。
 
打住,怎么写乐评的老毛病又犯了。咱们还是说说周年特别豪华限量版,再跑题我拧你大腿。
 
以各种名义再版的唱片,每年估计占整个唱片生产数量的一半,还有一部分是集锦拼盘,这样算下来,原创部分的比例就合理多了。
 
一张唱片卖断货,唱片公司会及时补货,但总有断档的时候。理论上讲,90%的唱片出来后都不好卖,断货的是少数。但人都有一种思念叫做怀旧,时光会让他们的记忆升值,尤其是,磁带、唱片寿命总是有限的,禁不住时光荏苒,怀旧可以变成商业价值,各行各业都会利用这个商业卖点搞出点怀旧产品,比如我们家利物浦下赛季会推出90年代风格的主场比赛服、NB会推出经典款、浪琴会推出复古款手表、路易·威登要推出160年纪念版包包、Zippo会推出85周年纪念版打火机、微软会推出Windows Version 3.1操作系统……
好多人都没见过这个界面吧?
 
过去,唱片公司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市场补足一批断货唱片,没啥讲究。后来,他们发现可以逢五逢十年推出一个特别版本吸引一下消费者。
 
这是唱片时代的事情。
 
进入数字时代,越来越少的人去唱片店买唱片了,他们更喜欢在网上、手机里听音乐,唱片行业的利润一落千丈,不要老用网络销售数字产生的价值去换算唱片公司或艺人能挣多少钱,在传统销售时代,唱片销售挣到的钱一块是一块,都看得见摸得着,数字时代,虽然网络销售的利润逐年上升,看上去挺让人兴奋,实际上真正到唱片公司和艺人手里的钱没多少,大部分钱都被网络公司赚去了。
 
最要命的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它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发布集中在主流媒体上,而是分散到无数个信息传播者的手中,信息的速朽和不可持续性已经无法造就一枚巨星,它被碎片化传播切割成无数小众消费群体。如果你对音乐历史稍有点大局观,会发现,从千禧年之后,再无巨星出现。凡是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现象的都是因为空间存在隔阂、障碍,缺少交流。互联网上的信息就是太行王屋二山、就是巴别塔……
 
这样,那些在传统唱片时代铸造出来的经典在这个时代便显得非常有价值了,因为这些经典是被大众检验过、被行家们挑剔过、被时间沉淀过的。可是这个价值让今天习惯在手机上听音乐的消费者承认接受,变得非常困难。当你告诉这些消费者,如果你在非常棒的音响上听这张SACD版本的唱片,会感觉到与众不同的音质,甚至能听到歌手的喘息声或咽唾沫的声音。他会说,我干嘛要听这个!
 
说实话,唱片行业能用的招都用上了,仍然没啥效果。所以,唱片公司尽可能把市场锁在听实体唱片的消费群体上,于是,各种名目的纪念版、特别版、限量版、豪华版应运而生。
 
这些××版跟过去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呢?简而言之,多了很多东西。
 
一、对于较早以前录的版本,新版本都要做一次母带重新处理。由于当初录音技术上的限制,很多声音都有瑕疵,尤其是在无法分轨录音、没有立体声录音技术的年代录制的唱片,更需要修复一下。这样,在今天比较好的音响上播放才能达到满意的听觉效果。对于当初录音效果比较好的版本,每次再版都会让听觉上锦上添花,比如“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1973年发行),在当年录音已经算完美了,1979年发行密纹唱片时,通过高保真实验室的技术对母带做了处理;1988年又推出Ultradisc黄金格式CD;2003年30周年纪念版又制作成5.1声道环绕立体声SACD格式;同时还推出180克乙烯基密纹唱片,这个克重的密纹唱片音质无可挑剔……
 
二、一般发行的××版还会多出很多从未公开过的曲目,这些曲目包括——现场版、排练版、作废版、即兴版、单声道版、现场盗录版、混音版、电台节目、采访录音以及当初发行单曲时的B面歌曲……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多年后,粉丝们可以根据这些版本来了解歌手当初是种什么状态,不同场合演唱的方式。有些虽然很糟糕,但能让你知道,你后来听到的正式版本是经过一番怎样的磨难才磨练成的。所以说,当年录音师要是觉得这些素材无聊,顺手抹去,现在会把肠子悔青了。
 
三、鉴于现在是多媒体时代,所以,这些特殊版本会附送一些当年拍摄的MV视频、采访视频、纪录片或其他花絮视频,来满足你视觉上的好奇心。
 
四、会有很多从来没有公开过的图片出现在你面前。最初发行的唱片,往往出于成本考虑或包装盒的限制,一般不会把唱片封套做得很厚,除了歌词、录音制作基本信息外,不会有太多照片。但是××版由于包装做了改进,空间更大,可以把更多照片放进去。
 
五、除了唱片,还有一本书。对,这些版本的唱片包装里可能会有一本精美的手册,除了大量照片,还会有非常详细的文字来介绍歌手(乐队),甚至还会告诉你当初他们是如何创作这些歌曲的,这本小册子会让你瞬间达到不听音乐就能了解音乐的境界。
 
六、包装。包装必须要改,封面甚至可能重新设计,唱片公司会选择更好的纸张,做一个压不扁撕不烂的精装盒,整个包装设计会非常讲究,甚至繁琐,打开之后,要么一层接一层,要么一沓接一沓。
 
这么做的目的,更多是让你收藏。
 
下面介绍几款××版。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 45th Anniversary Deluxe Edition
这张专辑在1967年发行的时候只有11首歌,45周年豪华版一共有64首歌,包括最初录音立体声版和单声道版、Nico的专辑Chelsea Girl以及彩排版和现场版。过去这个著名的香蕉封面你只能看看,豪华版的封面你多了一个撕香蕉皮的动作,估计下一次出豪华版你就有机会吃香蕉了。
 
Bruce Springsteen - Born To Run: 30th Anniversary Special Edition
Born To Run是斯普林斯廷最好的一张专辑。当年宣传这张专辑时,约翰·兰道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看到的摇滚乐的未来,他的名字叫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这句话当时贴的满大街都是。这张30周年纪念版,除了对母带重新做了处理外,还有两张DVD,分别是1975年伦敦演唱会实况和当年录制这张专辑纪录片。
 
The Band - The Last Waltz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
天外有天。加拿大乐队The Band发行The Last Waltz四十周年纪念版唱片时,可谓登峰造极,它分四个版本,分别是:4CD + 2Blu-Ray限量版(300页的书,只有2500套)、6张密纹唱片豪华版、4CD + Blu-Ray的豪华版、以及双CD的40周年纪念版。是不是有点像微软操作系统的企业版、专业版、家庭版和绿色无码激活破解版?
4CD + 2Blu-Ray限量版
 
6张密纹唱片豪华版
 
4CD + Blu-Ray的豪华版
 
 
双CD的40周年纪念版
 
The Doors - The Doors (Deluxe Edition)
The Doors的首张同名专辑50周年纪念版发行方式有点特别,密纹唱片和CD放在了一起。豪华版专辑包括原版立体声混音版、单声道混音版、现场版以及单声道密纹唱片版。看来,并不是所有立体声都招人喜欢。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Anniversary Edition
The Beatles这张最著名的专辑在50岁的时候也推出了一套类似微软操作系统的版本,包括:单张CD版(将原来的录音室版本做了重新混音)、双CD豪华版(除了和单张CD版一样外,还有一张当初在录音室练习、试录的录音)、双密纹豪华版(除了最初录音室版本一样,排练试录版略有差别)、6CD超级豪华版(包括录音室版本、排练版本、单声道版本、5.1声道版本、蓝光DVD以及制作这张专辑的纪录片和当时为了宣传这张专辑给其中的三首歌拍的电影)。
 
 
Pink Floyd -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
Pink Floyd这张40周年纪念版除了最初的录音室版本母带做了重新处理外,也推出了立体声和单声道两个版本,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的版本被收录进来,喜欢他们的人可以从这张专辑中了解到乐队早期的音乐。当然,重点还是包装,乐队御用设计师Storm Thorgerson(以后还会有介绍他文字)重新设计的封面,并且用了第一任主唱Syd Barrett当年在笔记本上涂鸦的12页画作,绝对值得收藏。
封面
 
Syd Barrett的画
 
Super Mario 25th Anniversary Soundtrack Limited edition
你从来没有想过“超级马里奥”也会出一张唱片吧,而且这个25周年游戏原声唱片还是限量版,我算了一下,唱片的时间加一起二十来分钟,时间最长的 4分2秒,最短的5秒。
 
Elvis Presley: The Album Collection 
你总得原谅有些人的数学不好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比如给猫王策划The RCA Album Collection这个家伙,他没有在猫王诞辰整数年或去世整数年(至少也该是可以被五整除的倍数年)推出一套专辑,而是在猫王诞辰81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套唱片。我猜唱片公司一定是在猫王诞辰80周年的时候集体去日本买马桶盖了,回来后才想起来,该纪念一下摇滚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星了,但错过了纪念日。于是他们翻了一下日历,哦,谢天谢地,猫王在RCA唱片公司发行的首张专辑是1956年,那就纪念一下把他从太阳唱片公司挖过来这一改变摇滚乐历史的伟大时刻吧。唱片公司一口气推出了60张Box Set,57张专辑,外加三张现场录音、稀有版本和电影原声歌曲,反正当初专辑没有收录进去的这次都塞进去了。当然,猫王同志配得上让人把唱片摆满一桌子。
 
U2 - The Joshua Tree 7LP Super Deluxe Box Set
一转眼,U2的经典专辑The Joshua Tree已经发行30周年了,这支爱尔兰乐队从成立之初就充满野心,The Joshua Tree奠定了他们巨星地位,这张专辑在英国打破了新专辑销售最快的记录,在二十多个国家排行榜获得冠军。《滚石》杂志称他们“从英雄变成超级巨星”。曾经有部电影叫《杀死波诺》,讲的是在爱尔兰一所学校有支摇滚乐队,正满怀希望一步步成为摇滚明星,不料学校里冒出一只叫U2的乐队,抢了他们的风头,而且眼看着他们一步步成为巨星。这是一个爱尔兰版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想想当初要是没有U2,世界该有多寂寞。U2擅长现场演出,他们因为The Joshua Tree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而且,波诺是唯一一个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奥斯卡奖、金球奖、格莱美奖提名的人。如果你想了解这个人,可以看看《波诺谈波诺》这本书。为了纪念The Joshua Tree发行30年,今年U2会进行全球巡演,但是贵国会从他们的全世界路过。
再说说The Joshua Tree 30周年超豪华7张密纹唱片套装,这套唱片除了原来的专辑外,还包括1987年美国麦迪逊公园双现场版、未发行过的录音,混音版、当年单曲的B面歌曲以及一些罕见的录音版本,这些唱片都是用180克乙烯基灌录的,绝对发烧。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7篇文章 14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