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不许联想淘宝店征订《长发飞扬的日子》姜昕签名版。

姜昕的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终于出版了。她出书这事儿唠叨了十多年。

我记得是1996年,当时姜昕出了第一张专辑《花开不败》,我采访姜昕,采访完之后,在西单的一家面馆吃饭,一晚上姜昕给我讲了很多她过去的事情,包括她和窦唯的恋爱,窦唯和王菲的事情,姜昕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说得很生动。当时的细节我都忘了,就记住一句话:“窦唯喜欢大眼睛的女孩。”但我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对她的个人生活的经历,我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当回事。这要是搁现在,一个小报记者听到这些内容,肯定又成了花边素材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采访还没有经验,这些内容其实可以印证姜昕成长的环境以及她对音乐的热爱程度,血肉丰满。今天再回想当年她跟我讲的那些故事,才发现这是她变成一个歌手姜昕而不是一个会计的整个过程,也是用一个女孩的角度来解释80年代中国摇滚乐兴起的珍贵素材。

去年,我在新街口的一家百货商场碰到了姜昕,我估计她是刚刚起床,就跑到了商场买东西,碰上后她感觉很尴尬,说自己也没收拾一下就跑出来了。我倒觉得很正常,姜昕又不是大明星,她本来就该这样自然而然。在卖牙膏的货架前,我俩聊了一会儿,她说,她马上要出版那本说了好多年的书了。

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姜昕的这个小说就在我之前供职的网站连载过,但我没有看,因为这么长的文字不适合在网上阅读。这期间,每次遇到姜昕,都会谈到她这本书,关于编辑上的问题,出版上的技术问题等等。我一方面很期待能看到成书,一方面又怀疑姜昕真的能把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吗?

事实上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书,大概是我对摇滚圈有些背景了解,看起来不那么费解,即使那些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都变成了化名,但在现实中都可以一一对上号。而更主要的是,姜昕的文字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写的真的很好看。而且,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她对过去生活的热爱,不矫情,不做作,写出了一个傻女孩糊里糊涂走向了歌手之路的过程。

正好这段时间我在看Lady GaGa的两本传记:《扑克脸》《追寻名誉》。姜昕和Lady GaGa或者说跟很多歌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喜爱的事情很执着,大学辍学,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梦想。不同的是,Lady GaGa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很有目的的达到自己要的那个目标;姜昕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完全是被周围的环境推着往前走,每走一步,才能总结一下自己要什么,很典型的女孩的直觉为先的方式。另外,Lady GaGa成长在一个商业文化十分成熟的环境,她能看到一个成名的方式和标准,她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文化,很大一部分是源自痴迷名人。”她可让自己变成戴维·鲍伊或者麦当娜。但是姜昕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偶像可以痴迷,没什么商业成功的标准。当你想去做可能将来变成名人的事情,从起点开始就会变得纯粹很多,没那么多功利性。你看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不管去做什么,都会计算着回报是什么,都会颇费心机的走出每一步棋。但是从姜昕的人生经历中你完全看不到这些,看到的是一个从上中学就想解开内心的束缚,就像解开绑在长发上的皮筋让自己的头发自由地散开一样,她的目的很简单,让自己自由。当然,任何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它需要用勇气、伤痛和青春换回来。

有一次跟苗炜聊天,说在作家中,男作家一写小说就写成了政治,而女作家写出的小说就是文学,很纯粹。《长发飞扬的日子》也印证了这一点。姜昕的文字功底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一个作家,这一点确实挺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在过去与姜昕的交往中,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北京丫头,傻啦吧叽的,做了歌手这么多年,也没见她有多世故,对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这一点我在崔健的身上也看到了。但这反过来可以推断出,这类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赋的,比如在专注文字方面。这本书显然是把姜昕过去最擅长的才能发挥出来了。

在看《长发飞扬的日子》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本书,尹慧老师的《晚风中的共和主义》,都是从一个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的。在我刚跟摇滚圈的人接触时,就发现,总有一堆堆的漂亮女孩跟在摇滚乐手的身边。有一天我忽发奇想,干吗不写一本关于这些女孩的书呢。于是我约了几个当时在滚圈比较有名的果儿,请她们吃水煮鱼,四个女孩吃了五盆水煮鱼,但我的计划搁浅了,因为我当时始终找不准她们干吗非要这样。

《长发飞扬的日子》里让我找到了确切答案,女孩被人吸引总是有理由的,比如女孩比较喜欢弹吉他、留长发、唱歌好听的男孩,典型的雄性魅力与文艺结合比较完美的方式,姜昕就吃这一套,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喜欢这样的男孩,并为这样的男孩着迷。在过去十多年间,我发现,经常混迹于摇滚圈的女孩有很多,但真正像姜昕这样后来能变成一个歌手的却寥寥无几。与很多女孩不同的是,姜昕自己喜欢唱歌,在别人教唆下,她鼓起勇气走上了歌唱之路,更多的女孩不过是情感、欲望、着迷混杂在一起的一段青春期的过程而已,即使不跟摇滚乐手接触,也会有一段别样的不靠谱的人生经历。而在《长发飞扬的日子》里,姜昕把一个女孩面对男性世界的着迷和心理感受写得十分鲜活,情窦初开或面对日趋复杂的感情世界,人的成长成熟就是这样,你总会干一些傻事,你总会受到一些伤害,你总会去思考但又总也想不明白那些因果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这一切就是人生,反正总有一天会走出来,暮然回首,心里觉得欣慰或者那段虚度的人生后来感觉是充实的足矣,至于得失,时间把它涂抹的不再那么重要了。

关于中国摇滚,我们知道太多的都是用男人视角写出来的,不管是媒体上的报道还是其他方式,从女性视角解读摇滚乐文化的文字很少见,姜昕的这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可以让人们更立体地去了解摇滚文化,这是本书的价值。

看完这本书我想,姜昕身上的那种不受外界干扰的、没有势利与世俗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已经找不到了,还好,她记录下来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样本。所以,王朔老师说:“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长发飞扬的日子》,都是磕得动的日子!”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7篇文章 8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