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写东西不喜欢关注热点,一是做记者把自己给关注伤了,二是热点一般都是狗屎,关注狗屎的人是因为对狗屎感兴趣,从不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狗屎。整天追着狗屎看的人,时间长了脑子里会装满狗屎。只有成为历史的东西才有故事。三是很多事看透了,当它反复上演,还去关注,是浪费生命。
 
有时我都想开个栏目,叫“陈芝麻烂谷子”,我见过有个老外开过一个“历史回收站”博客,专门介绍现在年轻人陌生的物件,特别好玩。
 
去年我写过一篇有关CD兴衰史的故事,CD是流媒体它爹。这次介绍一下流媒体它爷爷:磁带。
 
 
好多人都没见过唱片,或者见过,但对唱片没什么感情。至于磁带,可能会更陌生。就像现实中,如果对你爹都感到陌生,大概你爷爷就像个传说了。磁带在很多人眼里就像那个陌生的爷爷。但爷祖上也阔过,这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
 
我第一次看到磁带是在1981年,那年我上初一,去参加一个婚礼,婚礼对我那个年纪的人来说就像突然把我扔进一个天体物理学研讨会现场,非常无聊。我坐在哪里都觉得碍事,只好躲,躲来躲去,最后躲进了洞房。大人在外面吵吵嚷嚷,我独守洞房,希望婚礼赶紧结束,我好回家。新郎看到我发呆,说:“你听歌吧。”他打开录音机,放进去一盘磁带,然后出去应酬了。这盘磁带是台湾歌手张帝的现场录音专辑,观众向他提问,他当场用歌来回答,特别好玩。我拿着磁带盒,研究了半天,生怕把它掰碎。我拿出封套,展开,封面上有个丑男人,抱着吉他,扮着鬼脸。
 
没想到,30年后,这个封面上的男人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张帝先生特别可爱,六十多岁还跟个小孩一样。我说,我知道的第一个台湾歌手是邓丽君,第二个就是您,而且是在一场婚礼上听到您的歌。早知道现在能认识您,当初应该把您请到婚礼现场助兴。他听完后哈哈大笑。
 
我直到上高三才有第一台录音机,和很多人一样,当年买录音机都有个共同理由:学英语。我妈花68块钱买了一台单卡录音机,我买了两盘空白磁带,一盘假模假式录了英语,另一盘把电台里播的歌录进去。英语磁带我只听过一遍,等另一盘磁带录满了歌,那盘英语听力练习就变成了歌曲。
 
磁带很贵,索尼、TDK四块钱一盘,我妈那时一个月工资才40块钱,这两盘磁带录了抹,抹了录,到最后磁带快磨秃噜皮了,录出来的效果越来越差。还好,我考上了大学,我们家三代以内直系旁系亲属都没出过大学生,亲戚们觉得我有出息了,这个给十块钱,那个给五块钱……你们知道啥叫一夜暴富吗?
 
有钱买磁带了。我跑到音像店买了六盘红色索尼空白带,然后到英语老师家录了一套《恋人浪漫曲》。高考前在英语老师家补课时她经常给我放过里面的曲子。她说,如果你考上大学,就让你复制一套。这套轻音乐磁带,我听了好长时间,后来知道,这些优美的旋律大都是经典的流行歌曲。
 
有个高中同班同学家里有很多磁带,他爸爸在中央民族乐团工作,但他抽屉里都是外国摇滚乐。大学头两年,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见一面,我把一大盒空白带(十盘)交给他,下次见面,他把录好的磁带给我,我再给他一大盒空白带。很快,我的几个抽屉塞满了磁带,为了买这些磁带,我把几年来集的六本邮票都卖了。
 
磁带我一直听到1994年。当时打口唱片已经很流行了,但我没有播放CD的音响,我知道,如果改听CD,意味着听音乐的成本会增加好几倍,所以一直忍着没买音响,有时看见喜欢的唱片,会咬咬牙买一两张。我听打口磁带,一般都会买人们不待见的“糟杆”(就是对卖打口的店主来说知名度不高、不抢手的专辑),我仗着对摇滚乐历史有些了解的优势,经常花两三块钱能买到一盘不错的专辑。但1994年我去天津,天津朋友带我去了一趟打口带基地六里坛,我一时没搂住,买了几十张CD,回家后心里开始痒痒,要不买个组合音响吧。我痒痒了一个月,一咬牙,花六千多块钱买了一个组合音响。那时我家门口饭馆的鱼香肉丝是3.5元一盘,我的月薪是1000元。
 
也是这时候,国外的磁带市场开始走向没落。
 
 
盒式磁带作为一种录音介质,它的“人生旅程”差不多走了三十年光景,最后被CD取代。只是它衰落时间跟中国有大约五年的时间差。
 
虽然很多人听过磁带,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它的历史,当年它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它某一天从生活中消失,似乎都没引起过我们的注意,就像一个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恋人突然从你生活中消失,你会发现对TA过去知之甚少。
 
磁带之所以被我们忽略,是因为它更像是一个过渡产品或替代品,就像你在感情空窗期,有一个出现在你生活中的“准恋人”,你很清楚这不是你感情的最终归宿,但聊胜于无。黑胶、磁带和CD之间似乎就是这么一种关系。比起黑胶唱片,磁带的音质实际上是一种退步,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小巧、轻便、便宜,尤其是,你可以把它带出门,磁带出现后才有了汽车音响。它深受欢迎,就像你有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情人一样。即使在磁带销量超过黑胶唱片的时代,人们也从来没有放弃黑胶。
音乐媒体进化
 
但是CD就不一样,它几乎合并了黑胶与磁带的优点,并淘汰了磁带,在CD最鼎盛的时代,它险些吞并黑胶市场。CD才是让你喜新厌旧的新恋人。有人会问,那流媒体呢?流媒体是妓院。有一点你很清楚,不管是黑胶、磁带还是CD,当你花钱买到它,它就是你财产的一部分。但流媒体是属于硅谷或华尔街那帮王八蛋的,你花多少钱它都不是你的——除非你把整个妓院买下来。我们听流媒体,跟逛妓院的感觉差不多,交钱就能享受。对流媒体上的艺人来说,跟妓女差不多——付出很多,得到的却很少。过去,你买一张专辑(黑胶、磁带、CD),艺人就能从中得到一笔收入。现在,艺人的歌曲平均要在流媒体上播放两百次,他才能挣1美元。比起资本的剥削,过去唱片公司对艺人的压榨的传说简直太仁慈了。现在,很多艺人都已慢慢看明白互联网流媒体的实质,从这几年黑胶、CD的销量不断翻倍,你也许看出些苗头,将来,它们都会回归,包括磁带。
 
那么磁带真的就像生活中有一搭无一搭的情人吗?当然不是。至少它也曾辉煌过,甚至成为很多人的缪斯,也创造了一种家庭录音和DIY文化。流媒体再怎么流行,也不能创造一种文化。
 
 
盒式磁带是1963年发明的。磁带录音技术在1935年左右就已经很成熟了,它一直用于专业录音领域。那时没有人想过把这个庞大笨拙的机器搬到家中。直到50年代,才有一些公司研发民用磁带。1963年,飞利浦公司推出第一款“紧凑型”磁带,相比之前大得要用一个提包才能装下的开盘录音带,紧凑型录音带小到可以放进手掌,而且比黑胶唱片便宜得不要太多。
 
举个例子,你知道著名的“滚石”乐队是怎么组建的吗?就是因为吉他手基思·理查兹发现米克·贾格尔家里有好多布鲁斯黑胶唱片,为了借唱片听,理查兹才不断接触贾格尔,那时理查兹已经在玩乐队了。一来二去,贾格尔才加入乐队。别忘了,这两人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但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们随便购买黑胶唱片。
滚石乐队
 
1965年,格伦迪格(Grundig)公司也推出了类似飞利浦的紧凑型磁带,只是个头稍微比飞利浦的大一点,两种磁带技术标准上存在一些差异。
格伦迪格格式磁带
飞利浦格式磁带
 
但它们都有一个问题:音质差、质量不稳定,用来做电话答录没问题,但用来录制音乐,还差得很远。
 
不过,推动技术进步最大动力是商业利益。两家公司都看到了民用磁带的市场前景,飞利浦选择各方面性能都比较优越的德国BASF公司的磁带带基,解决了音质和质量问题。
 
此时,飞利浦公司做了一件有胆魄的决定:开放技术标准,谁都可以去生产飞利浦技术标准的磁带,无需支付专利费。此举很快把格伦迪格等竞争对手赶出了市场。后来我们使用的磁带,不管是索尼、TDK还是万胜,都是按照飞利浦公司的技术标准生产的。
 
有人会问,飞利浦这么慷慨,他们怎么挣钱?因为飞利浦开放的磁带技术标准,但播放磁带的录音机技术标准他没有免费,你如果生产录音机,还要从飞利浦公司获得授权。
 
玩过磁带的人都知道,盒式磁带有四种类型:I型(氧化铁)、II型(二氧化铬)、III型(铁铬带)和IV型金属带。这几种磁带的区别是一个比一个贵,音质也一个比一个好。
 
与此同时,在美国,一个叫威廉·比尔的人发明了八轨录音机,而且这一发明很成功,它迅速应用于汽车音响中。和飞利浦的磁带不同的是,八轨磁带体积更大,它是单轴循环播放方式,没有倒带功能,如果你听到一首歌,觉得不错,想重新听一遍,对不起,你只能等到下一次循环到这个位置才能听。即使这样,八轨录音带也非常受欢迎,1966年,福特汽车就预装了65000个八轨录音机。八轨录音带始终没有成为家用磁带的主流,但它在汽车音响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美国。直到1978年,八轨磁带才退出历史为舞台。八轨录音带没有普及的原因很多,比如个头太大,没有倒带功能,音质也没有突出之处。最重要的是,贵。
八轨磁带
 
1968年,TDK公司就推出了音质极佳的Hi-Fi磁带,1970年,杜比实验室推出了录音降噪系统,可以将磁带上的信噪比降低9-10dB,解决了磁带在录音过程中出现的噪音问题,同年,高保真音质的二氧化铬磁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磁带的音质,尽管磁带在高频表现上比黑胶唱片还差很多,但它逐渐成为人们听音乐的首选。到1984年,预录磁带的销量第一次超过黑胶唱片。
 
让磁带销量激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明了随身听。1979年,索尼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随身听录音机。据说,随身听的发明是因为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井深大想在飞机上听歌剧,但他不能搬一个录音机上飞机。于是索尼公司的技术部门很快研制出可以放进口袋里的磁带播放机:Walkman。随身听的出现,彻底解放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过去,人们只能在客厅、卧室里听音乐,随身听可以让音乐跟着你出现在任何地方。到2010年索尼停止生产随身听时,它已经销售了3.85亿台。
索尼第一款随身听
 
有盛必有衰,有乐必有哀。随着CD唱片的流行,磁带终因它无法克服的缺陷而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杀死磁带的竟是它的亲爹——飞利浦公司。1980年,飞利浦联合索尼公司推出了CD格式,从此,唱片业进入了新时代。CD不仅杀死了磁带,捎带手也把黑胶打个半死。接受CD的人从此摆脱了绞带、断带的烦恼,手边不用再备铅笔、螺丝刀、剪刀、透明胶带这些修复磁带的工具。
 
从1984年磁带销量超过黑胶,到1990年达到销售高峰(仅美国就销售4.42亿盒),到2003年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唱片公司停止销售预录磁带,磁带的辉煌时代已成往事。有一个数据你可能不信,2009年销量最多的磁带专辑是'N Sync组合的《永不停止》(I’ll Never Stop),一共卖掉24盒,并且连续三年蝉联销售冠军(2010年13盒、2011年11盒)。这就叫“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夜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N Sync专辑《永不停止》
 
不知道是为了支持磁带,还是设计失误,雷克萨斯在2010年推出的一款新车型SC430仍然装了磁带播放器,这也是最后一款预装磁带播放器的汽车。
 
尽管磁带在一些发达国家退出了市场,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磁带一直是主流消费格式。2010年,有个朋友去非洲,我希望能帮我买点非洲音乐的唱片,结果人家回来告诉我,当地人只听磁带,没有唱片。
 
既然“爷祖上也阔过”,到底阔成什么样呢?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形象地描述一下磁带。迄今为止,可能生产了大约300亿盒磁带,如果这些磁带顶端对顶端排列,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五倍;如果把一盒60分钟(每面30分钟)的磁带的带芯拉直(大约85米),这些胶带连在一起有25亿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木星近地点四个来回,也可以环绕地球66000圈。想想吧,我们人类在磁带有生之年都录了些什么。
 
 
2010年,我看了一部音乐小说《我的爱情是一卷自制混音带》(Love is a Mix Tape),作者是美国乐评人罗伯·谢菲尔德。小说讲的是他跟过世的女朋友芮妮的爱情故事。芮妮是个朋克摇滚迷,她去世后,谢菲尔德在她的遗物中发现很多录制的拼盘磁带,里面有很多歌曲,这些歌曲勾起了他的回忆,围绕着这些歌曲,回忆他们相处的岁月,同时也展开了一幅90年代另类音乐景象。
Love is a Mix Tape
 
我看过很多音乐小说,比如《失恋排行榜》、《奇迹唱片行》《唱片不死》。这几本小说的共同特点是:都跟某种音乐介质(格式)有关。如果没有磁带,也不会有《我的爱情是一卷自制混音带》这样的故事。这里顺便提一嘴,台湾版“我的爱情是一卷自制混音带”和大陆版“爱情是一盘自制卡带”书名翻译上似乎都不太准确,大概翻译没经历过磁带时代。Mix不是混音,这特别容易跟音乐制作混音混淆,它在这里有“集锦”“拼盘”的意思。重点是把自己喜欢的不同人不同风格的歌曲录在一盘磁带上。
 
玩过磁带的人都知道,一盘价格不菲60分钟的空白带,录制时必须要精打细算、物尽其用,尽量把更多的歌录进去。如果每首歌平均时间三分半,一面最多能录进去八首歌,两面就是十六首歌。最好的结果是当最后一首歌放完,一面磁带刚好转完,翻面不用倒带可以继续播放。这样,在集锦一盘磁带时,必须要算好时间,而且曲目的先后顺序也要有讲究。录好之后,要在磁带卡纸上把曲目写好,封面脊背上要给这盘磁带起个名字,同时也要在磁带贴纸上写上集锦的名字。在我听磁带的尾声,我干脆自己制作封面。从报纸杂志上找一些好玩的,按照磁带封面的规格把贴在纸上,写上专辑名字,然后拿到复印店复印一份,裁下来包在卡纸外面,塞进带盒,看上去特别像那么回事。这样的集锦带,我做了三十多盘。我以为就我喜欢这样DIY,后来发现,好多人都有这个癖好,大概都是因为买不起原版带给逼成手工艺爱好者的。
 
到了CD时代,尤其是有了互联网,做封面更容易了。我买了一台刻录机,每天在家制作专辑,自己设计封面,还煞有介事给唱片编号、弄上一个条形码标、版权信息……这么说吧,原版唱片封面上该有的信息,我尽可能都放上去,以假乱真。街上有了彩色打印业务,打印一张彩色封面,塞进CD盒,往书架上一放,跟真的一样。那时我就觉得,我不该在媒体工作,应该去唱片公司做A&R或曲目编辑工作。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用流媒体听音乐,多方便啊。是的,非常方便,就像你在十八岁时还是个处男,想象要是能当爹该多好,结果突然有人“哇”的一声哭了,说:“爸爸,我饿了。”多简单啊。
 
细节和过程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对听磁带的那一代人来说,他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编辑音乐,把更多符合自己胃口的音乐编辑在一起。上一代人没法编辑钢丝录音、虫胶唱片、黑胶唱片。这对“磁带一代”的听众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
 
甚至,你可能不知道,第一本有声杂志就是以磁带的方式出现的。1981年11月,一个叫《SFX》磁带杂志诞生了(不是90年代的科幻杂志SFX),里面有歌手访谈、唱片信息、文化、足球、时尚专题,而且还有广告。今天好多人都做播客,人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玩了。只是这种做杂志的方式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有点极端,一年后,这个有声杂志停刊了。
SFX磁带杂志
 
很多人对“汪汪汪”(Bow Wow Wow)乐队不太熟悉,这支短命的英国朋克乐队三年中只出过两张专辑就解散了。但他们干了一件特别牛逼的事,1980年发行了唱片史上第一盘单曲磁带。这盘单曲磁带一共有两首歌。在黑胶唱片时代,发行单曲的习惯是,A面录一首,B面录一首,磁带单曲也是这样。但“汪汪汪”在A面录制了两首歌,一首是《30分钟,60分钟,90分钟,走你!》(C30 C60 C90 Go!),另一首是《太阳,大海和盗版》(Sun,Sea and Piracy)。而磁带的B面一片空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两首歌都是鼓励家庭自制磁带,说的直接一点是鼓励你翻录,留一面的空白让你录别的歌。百代唱片公司因为“汪汪汪”这一朋克行为而与他们解除唱片合约。
第一盘单曲磁带C30 C60 C90 Go!
 
唱片业意识到磁带是一种方便的盗版工具,一旦人们拿它盗版,还有谁去买正版磁带唱片呢。于是,从英国开始,一种道德恐慌在全球唱片业弥漫开来。英国唱片业协会发起了一场“家庭录音正在扼杀音乐”反家庭录音运动。毕竟,这是唱片出现以来,唱片业第一次面临人人都可以通过家庭录音设备制作盗版的威胁。他们为此还设计了一个LOGO,希望唱片公司在发行的唱片和磁带上贴上这个标签,但应者寥寥。不过,多年后,一家名为“海盗湾”的互联网盗版共享音乐网站的LOGO“采用”了他们的建议。
家庭录音正在扼杀音乐LOGO
海盗湾LOGO
 
英国小岛唱片公司明确支持家庭录音行为,他们在1981年出过一个“1+1系列”专辑,就是一盘磁带A、B面录的内容一样。这个系列磁带封面插页里写了一段话:“两面都是完整一样的专辑。如果你想在第二面录制自己的节目,只需按常规方式录音即可,我们录制的内容就会被删除。另外,它是铬带,可保证高品质录音。”这个系列发行了U2的《男孩》(Boy)、卡特·史蒂文斯的《金曲集》(Greatest Hits)、约翰·马丁的《固体空气》(Solid Air)和汤姆·佩蒂与“伤心人”的同名专辑等12张专辑。
 
这场运动最终引来各种嘲讽。比如荷兰有一支朋克乐队“前任”(The Ex),他们在“家庭录音正在扼杀音乐”后面加了一句:“是时候了!”美国朋克乐队“死亡肯尼迪家族”乐队在1981年的EP专辑《我们相信上帝公司》中,他们在磁带上写着:“家庭录音正在扼杀唱片业的利润,我们留出一面空白,以便你拯救他们。”重金属乐队“毒液”在磁带上写着:“家庭录音正在杀死音乐,毒液也一样。”另一支美国朋克乐队“墓穴火箭”(Rocket from the Crypt)在他们的T恤上印着:“家庭录音正在扼杀唱片业。没错!”
“死亡肯尼迪家族”EP专辑《我们相信上帝公司》
 
有个叫丹·布尔的人写过一首讽刺反家庭录音的歌曲《家庭录音正在扼杀音乐》,里面有几句歌词:“家庭录音正在杀死音乐/家庭缝纫正在杀死时装/家庭烹饪正在杀死快餐/家庭睡眠正在杀死酒店。”你只要在家,就可以成为凶手。
 
美国有个叫彼得·普里斯普尔(Peter Principle)的歌手录过一张专辑,在封底上他写了一句话:“家庭录音正在创造音乐。”
 
没错,简陋的非专业家庭录音方式实际上给很多有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他们尝试登上音乐巅峰的第一级台阶。毕竟像埃尔维斯·普雷斯利那样去唱片公司花钱录两首歌作为给他妈妈的生日礼物,并且还被唱片公司老板相中最终成为一代摇滚巨星的神话不可能再出现。但你可以在家里把自己的歌声录制下来,然后交给唱片公司,或者自己去销售,慢慢培养听众。80年代很多成名的歌手、乐队都是以这种方式起步的。这就是DIY文化的一部分。
 
正如英国有个喜剧摇滚歌手米奇·本恩在《偷这首歌》(Steal This Song)中唱的那样:“家庭录音不会杀死音乐,音乐是自然死亡。”
 
 
前面说过,唱片公司在2003年就停止销售预录磁带了。但是,磁带加工厂的机器从来没停转过。2003年几乎是音乐格式的分水岭,不仅唱片公司不再销售磁带,连CD的销售数字每年都递减。互联网开始以毁灭性的方式冲击唱片业。此时,手忙脚乱的唱片业已经来不及喊“互联网正在杀死音乐”口号了。
 
这十几年来,消费者不断尝试体验新的听音乐模式和格式,正如人们看到的一样,音乐最终被资本当成竞争砝码,唱片业被撂在一边像个与此无关的看客。
 
那个属于唱片人的时代真的会一去不复返了吗?
 
时间会验证一切。
 
当互联网拉近了所有人之间的距离,用各种信息填满所有人的脑袋时,没有人关心磁带的命运,它是个时代的弃儿,很多磁带一代成长起来的人看着角落里堆满落满灰尘的磁带,会为如何处置掉它而发愁。而与此同时,磁带转动时发出的嘶嘶声不断地在世界上很多角落响起。这些嘶嘶声似乎都在说着同一句话:“我会回来的。”
 
根据英美唱片业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起,磁带专辑的销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不过由于十几年前的被打得几乎归零,磁带市场暂时还被忽略不计。2014年,磁带专辑的销量超过了1969年的销量,到2019年,英美两国的磁带专辑销量都超过了十万盒,Discogs统计的2020年实体音乐制品销售数字证明了最受欢迎的实体音乐格式是黑胶唱片,售出11961998张,比2019年增长了40.75%。CD销售量达到也达到3441769张,比2019年增长了37.18%。盒式磁带总共售出了282798盒,比2019年增长了33.33%。当然,磁带销售数量对整个唱片业的销售而言依然可以忽略不计,但积跬步以千里,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你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听磁带。实际上,一直有人听磁带。过去十几年间,一些小独立唱片公司和独立艺人经常以磁带的方式发行专辑,他们就像是一群在曾经过度繁荣却又因一场灾难后荒芜的土地上的新拓荒者,只是我们从来没注意到他们而已。这几年,甚至一些大牌艺人,比如比莉·艾莉什、凯莉·米诺、The 1975、罗比·威廉姆斯、“酷玩”、杜阿·利帕……都在发行磁带专辑。而磁带购买者的年纪在25-60岁之间。
 
我相信,不论是黑胶还是磁带、CD,它们最终都不可能再现昔日的辉煌,但一定会与流媒体在消费市场上争得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一切取决于艺人,而不是消费者。
 
流媒体并没有让艺人挣更多钱,艺人对流媒体幻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可能会说,唱片时代很多艺人也没挣钱啊。是的,但性质完全不同。首先,不管是传统唱片业还是互联网,都有一个优胜劣汰的门槛,你要是不行,在什么时代都不行。其次,传统唱片时代,唱片公司有一整套市场营销体系,尽可能把任何艺人推红。实体音乐产品只要能卖出去就能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而流媒体时代,多数艺人都成了垫背的分母,自生自灭。与其说淹死在流媒体中,还不如回到实体音乐的方式。这就是近些年很多艺人开始销售黑胶、磁带、CD的原因。尤其对小唱片公司和独立艺人来说,这种方式非常灵活,也非常实际。当非主流市场消费成熟时,主流消费市场一定会跟进,就像区域试验一样。至于消费者,都是可以导流回来的。更重要的是,人类容易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产生情感,对黑胶、卡带、CD的情感正在复苏。
 
磁带终究会回归,对它陌生的一代听众慢慢会捡起铅笔、螺丝刀、剪刀、胶带……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8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