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中学时发现对着电风扇说话,声音是颤抖的。后来,当我用不太标准的湘潭话对着电风扇喊:“怎哈……吟民……恭黑鬼……怎央吟民怎福……于本日……岑理疗……”发现还真像好几十年前那个大背头站在城楼上的录音效果啊。

对我来说,我能记住的声音太多了,因为小时候没有电视,只有广播,所以听广播会记住很多人的声音。不像现在,主持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音色特点,你肯定不会把白岩松和高晓松的声音混为一谈。可是当年,广播里的播音员几乎是群兔傍地走,分不清谁是谁。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能分清不少人,印象最深的是夏青和葛兰。当年能把葛兰、于芳、林如、雅坤……这些声音分清楚是很难的,因为她们都字正腔圆,只能从细微的音色差异上去辨别。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小时候村子里的大喇叭里经常播放人民日报的社论,那声音力道十足,穿透力极强,我要是走资派能吓尿裤子。后来听中央台《阅读与欣赏》节目,才知道小时候听到那个吓破人胆的播音员叫方明。我有幸见过一次方明老师,那是我在中央广播电台做主持人。每次上节目前,都会在直播间外面等上一个节目结束。直播间隔壁是一个录音间,我没事就到录音间转悠。那天,我看见一个老头进来,一看是方明。编辑拿着一篇新闻稿交给他,说:“方明老师,这是新闻稿。”方老师问:“多长时间?”编辑说:“1分45秒。”方老师拿着新闻稿到一边默念,没一会儿,走过来对编辑说:“可以了。”然后方老师进录音间,那个我小时候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从监听音箱里传了出来,只是柔和了许多。当方明老师最后一个字说完,计时表的数字正好走到1分45秒。我心里暗暗佩服,这就叫牛逼,说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一点不差。

过去能记住的有特色的声音其实并不多,一旦记住就难以忘掉。比如上译厂的那批老配音演员,邱岳峰、尚华、于鼎、乔榛、童自荣、李梓、刘广宁……好多小朋友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些人,不过没关系,你可以看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给你远房四舅孙悟空配音的就是邱岳峰。

后来流行听评书,所以那几位评书演员,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的声音就耳熟能详了。记得有一年我去廊坊采访单田芳老师,给他打电话问路,单先生指路的时候都跟说评书一样:“你到廊坊高速路口出来向右拐,向前再走一段路,你就会看到东方大学城,这地方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前些天,登月的阿姆斯特朗去世了,他当年登上月球说的那句“对我来说这是一大步,但对探索宇宙的人类来说其实是一小步”通过一个0.99美分的摄像镜头传回到地球,估计也成了美国人心中标志性的声音了。有时候,好声音不在于它多么完美,而是多么与众不同。

现在能让人记住且能成为标志的声音几乎没有了,一般是这样,商业越发达,个性特色的东西就越来越少。比如福建一带,山这边跟山那边的语言可能就不一样,是因为交通不发达,交通不发达肯定是商业不发达。所以这样会保存着各种差异。现在什么都发达了,人们可接受可熟悉的共性的东西太多了,最要命的是,今天的人往往把这种共性的东西当成了个性,商业不发达造成差异,商业发达后却造成了信息泛滥形成的理解障碍,你看那些上选秀节目上得瑟的人,几乎每个人的词语、语气、表情都一操性,那他妈是个性吗?那是拿鸡毛当令箭的共性。

现在《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特火,我觉得就是把KTV搬到电视上了,大概外国不流行KTV,研制出这么一个节目玩,等被我们山寨之后,才发现这玩意咱们不是一直在玩吗。记得当年有一次我跟戴少爷当评委,私下说好,谁唱的像王菲、谁唱《青藏高原》,谁模仿张信哲,就给零分。结果好多人中招。这还是2002年的事,过去十年了,还在全民卡拉OK。换句话说,中国人对音乐缺乏创造性,习惯鹦鹉学舌,这跟平时说话一样,就像网上流行一个词,全民跟着一起卡拉OK这个词。这叫什么鸡巴好声音!

有位刘翔式的“K粉”不干了,你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唱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啊。

话题:



0

推荐

王小峰

王小峰

488篇文章 1天前更新

本人,复姓王小,名峰,《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 本博客内容杂乱,不拘一格。欢迎参观,但不建议留言; 博客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我供职杂志或其他组织机构观点; 商业网站、纸媒体如转载(含经第三方非商业网站及个人博客、网站转载),须经本人同意,并支付稿酬。 非商业网站、媒体、个人网站可以随便转载,无须支付稿酬,但必须注明出处或链接; 本人不上电视,不写商业软文,不给任何出版物写推荐语、序言,不做嘉宾。请有上述意向者调头。 日常联系请发邮件:noguessss@gmail.com 个人微信公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ID:wearthreewatches)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