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好莱坞的编剧在他们写的书里都会告诉我们,写剧本有很多忌讳,其中一个忌讳叫“神仙驾到”。意思是:当你为主人公制造一个困境的时候,要让他自己想办法又很符合逻辑地解决问题,并且让观众感到既意外又合理,这样故事会更好看。你不能把故事写成主人公陷入绝境,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突然弄出来一个强大的神仙伸出援助之手,把问题解决了。这个情节你肯定很熟悉,电视剧《西游记》就是这么演的。《西游记》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当孙悟空被一个来路不明的妖怪折腾的束手无策的时候,不是如来就是观音突然从天而降,把吴承恩写不下去的主人公困境迎刃而解。
《西游记》真正好看的是“闹龙宫”和“大闹天宫”,因为没什么神仙驾到的桥段。但是一走上取经之路,故事就没劲了。好在《西游记》吸引人的是魔幻,而不是剧情结构,小说又是章回体,每个故事独立成章,神仙驾到符合中国人一直以来对圆满、抑恶扬善的心理期待,但是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就是致命伤。
和《西游记》相类似的是《霍比特人》,也是主人公每每陷入困境,人们期待编剧能编出个意想不到的花儿的时候,神仙突然驾到。这几乎成了《霍比特人》三部曲的主旋律。每次看到这个节骨眼儿,我就想,电影院外面下刀子都行,神仙可别出现啊,结果神仙特别不禁念叨。
彼得•杰克逊不知道这是犯忌讳吗,他当然知道;难道是托尔金不知道这样犯忌讳?他当然也知道。有时候,经典就是这样,未必尽善尽美,因为故事本身给人们带来的精彩远远超过了“神仙驾到”的俗套,就像《西游记》一样。
如果不是经典,这种俗套会显得非常要命,上帝就是这么不公平,没有赐予你才华,反而赐予你俗套。
前几天看到老六写了一篇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他对电影里出现的道具——手机,颇有微词。
其实,手机现在正成为影视作品中的新型“神仙驾到”。
如果让编剧写一个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故事:一个叫全勇先的佳木斯青年,只身去神农架找野人,野人没找到,自己反倒被困在深山老林,他不知东南西北,身上带的吃的也只剩下两块饼干,他必须活着走出去,按约定时间去北京参加一个老男人饭局,在饭局上吹嘘自己是如何跟野人过招……他该如何走出神农架?
编剧可以撒开自己的想象力,写一个找野人的人不小心变成了野人,在原始森林里折腾了一个月零三天,求生的欲望最终让他逃出生天,且充满惊险悬疑。
同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去年,编剧只需这么写:
全景:薄雾笼罩原始森林,偶尔传来几声鸟叫。
镜头朝森林深处推近。
中景:一排排高耸云端的树。
近景:蓬头垢面的全勇先从树后面钻出来,刺眼的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
全勇先疾步奔向阳光,伸出双臂,像安迪•杜弗兰钻出地道,喜迎漫天大雨一样,他仰天长啸,声音在整个神农架上空回荡。
全景,全勇先站在山顶上。
特写:全勇先的脸露出狂喜的笑容。镜头可以对准他旋转360度,像《碟中谍》里的汤姆•克鲁斯站在一块石头上酿婶转一圈。
全勇先拿出手机。
特写:手机屏幕。
特写:全勇先喜极而泣。
全勇先:妈的,终于有信号了。
全勇先打电话。
全勇先:喂,110吗?我叫全勇先,我来神农架找野人,结果迷路了,你们能来救救我吗?
神农架公安局大楼门口,一辆警车尖叫着驶出大门。
山顶上,全勇先紧紧握住警察的双手,隐形眼镜忍不住夺眶而出。
剧终。出字幕。
制片人哭了:说好的《失联三十三天》呢,怎么变成了三分钟短片?
全老师还能在饭局上吹嘘自己怎么跟野人过招吗?顶多会发一句牢骚:“给博士伦隐形眼镜拍个广告片他妈差点累死我。”
我这么写,是想说,由于有了手机,现实中不仅解决了时空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编剧在过去遇到的很多不该“解决”的逻辑问题,让编剧不会再去想象一个更不可能的过程——而且可能是很精彩的过程的出现。现在,很多故事编得不好看,有时候确实跟频繁使用手机的桥段有关系。你可以留意一下,发生在有移动电话时代的故事,电影中至少会出现15次打手机发短信的场景。
就像汽车发明之后被用在电影中一样,人们从来不会去质疑:如果这场戏不用开车,会不会更精彩?相反,由于汽车改变了过去人们对时空概念的理解,让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得有可能。“有可能”可能会是新的故事叙述方式。或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汽车频频出现在镜头中,再合适不过了。自然,编剧不用再去塑造一个超能力的飞毛腿了。
电话、移动电话的发明,解决了人类交往中的时空问题,它把很多过去生活中的细节省略掉了。今天还会发生张三为了见李四先给他写封信约好见面时间地点结果邮递员把信搞丢了张三按时赴约遇到了一个以为是李四但实际上是王五四的人然后发生了一连串奇奇怪怪的故事吗?这故事连60后都看不懂。
但是移动电话在电影中频繁出现,确实影响到电影的精彩程度。原则上,能不用移动电话就不用,不仅是打手机的情节会显得平淡枯燥,而且这类情节对编剧而言,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不用再去思考更好的细节。
观众也忽略了打手机发短信会影响电影精彩程度这个事实,因为从电话发明的那一天起,它就总是出现在电影里,观众从来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电话(手机),某些桥段可能会处理的更精彩。
当然,移动电话的出现,也给编剧提供的新的角度和素材,西方人以手机为主题的电影,往往还是表现现代性给人们带来的困惑,而冯导的电影《手机》思考的是这种新生事物与偷鸡摸狗之间的冲突,会低级很多。这不是冯导的问题,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剧本。
移动电话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在改变电影故事的叙述方式,有数不清跟手机有关或用手机推进故事情节出现在银幕上,多是在表现如何利用移动电话推进剧情,或者移动电话在电影中还能出什么彩儿。也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经典的电影桥段,但都是在依赖移动电话这种工具来制造意外的可能。我猜它不会再给银幕带来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只有编剧意识到移动电话像空气一样存在且时刻被忽略,这种妨碍剧情的玩意儿才会正确出现在电影里。
去年我写小说,故事的背景是1994年到1997年,里面可以出现电话甚至手机,但我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电话解决问题,逼着自己去想点更好的方式来推进情节。写完后我数了一下,16万字一共打过六次打电话,都是出现在无足轻重的地方。但我这么做还是有点刻意,总会想到它会影响叙述而时时刻刻想躲开它。
今年要拍一个电影,写的就是当下发生的事儿,这无法避免要用到手机。写剧本的时候一直在克制自己,别动不动就拿起手机。删掉了很多打手机的情节后,最后一数,还有十三次。
没办法,电影讲的就是跟新媒体有关的故事,名字叫《按键难防》,怎么也躲不开手机,这个“按键”真是难防啊。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