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长篇小说,不过余华的《第七天》倒是买来看了。因为看到书不厚,同时还买了一本《裸体午餐》。
结果,《第七天》我用不到三个小时就看完了。如果说之前余华的小说里是在写中国人“活着”,那么《第七天》里就在写中国人“死着”,生不如死,死无葬身之地。看完小说让我想起了他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第七天》是《十个词汇里的中国》的小说版。
小说用死人视角来看活人世界,只是太写实,所以没什么意外。第四天之前的部分,很多人物还互相勾连,到后来这个勾连的线就断了,人物之间的安排显得有点牵强,小说的故事性就差了很多。
《第七天》实际上就是带着一种悲情绝望的情绪用荒诞的方式来恶搞这个现实,对活在每天都会发生各种让你绝望的荒诞新闻中的中国人来说,它已经构不成刺激了。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新闻的快速大面积传播,《第七天》的震撼效果绝对好。再换句话讲,你当年看《活着》,那种震撼可能源于你没经历过但听说过文革的惨象,《活着》正好填补了你对文革惨象的想象,就是共鸣吧。但经历过的人肯定没有你震撼。也许,八百年后,我们的后代看到《第七天》会有你今天看到《活着》那样的反应,但在当下,你是迟钝的,因此小说的艺术魅力就不存在了。
当社会新闻的新奇荒诞,让你一直充满绝望,你对文学作品就不敏感了。原来你用先锋四号就能消炎,现在你得用先锋四十号了。可是小说还停留在先锋十号上。
过去,人们对社会发生的新闻了解还停留在报纸广播电视上,这些口条在传播新闻时会做出一些取舍,一些能够刺激你的新闻基本上不会让你知道。但现在不同了,进入自媒体了,纸里不再能包住火,太阳底下都是新鲜事儿,而且这种新鲜事儿在不断升级,每一次都刺激的你受不了,时间长了你就有超强的免疫力了。过去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超越生活。但是在一个荒唐事儿成为主流的国家里,生活的戏剧性早就把艺术的戏剧性甩得远远,新闻本身本身就是戏剧了。在中国,基本上不需要小说、戏剧、电影这类东西了。作为一个国民,你们必须感谢改革开放,让你们时时刻刻去免费欣赏比好莱坞还要绝妙的生活故事。
这反过来就对作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你怎么能超越中国社会新闻,把这个消息告诉托尔斯泰?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时代作家还在写小说,本身就是一出悲剧。
我相信余华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可能比较自信,认为文学的力量会感染人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文学早就败给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