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为什么担心小鲜肉?

前天,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天才捕手》,这部电影是根据斯科特·伯格的的传记《天才的编辑》(此书中文版已由贝贝特图书公司出版)改编的。
看完电影后,我有个疑惑,中国观众会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吗?虽然有裘德·洛、妮科尔·基德曼等名角压阵,但它是一个文戏,而且是涉及到与大多数国人无关的领域——出版业。今天的观众会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托马斯·伍尔夫感兴趣吗?不会。会对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
鲍勃·迪伦( Bob Dylan)是当代流行音乐独一无二的现象,从他成为一个民歌手至今,他用难以置信的勇气最大限度做到了对后工业社会的商业规则的顽强挑战。他不屈从,始终遵循他的内心,而不是身外的任何商业规则。在此之前也只有作家塞林格有过类似的做法。这让习惯商业规则的人们对迪伦这个人无所适从,媒体和公众对这个怪人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的歌词、音乐、外表,甚至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人们猜测、分析的话题。但是迪伦...
我在1998年买了第一部手机,2013年,我由于实在忍受不了各种骚扰,换了一个新号,原来的号码基本不用,每次这个号码的电话声响起,我的默认值是不接,因为十之八九是骚扰电话。现在升级到4G,还能显示出电话属性,比如骚扰、诈骗、推销……一目了然。
这个号码当时只有少数几个朋友知道,因为手机还不太普及,我的朋友也不多。但是2002年的一次长差,彻底改变了这个手机号的命运。你们都知道,那时候长途漫游费可贵了。平时在...
那还是在遥远的1984年,我写的文章第一次发表在报纸上,白纸黑字,还印着我的名字,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那一刻,简直跟做梦一样,我别提多兴奋了。更兴奋的事情是三个月之后,我早就忘记了发表文章这件事了,突然收到了报社寄给我的一笔稿费,一共6块钱。现在想想,这6块钱可能是我有生以来赚的最开心的一笔钱。而且还让我知道一个事实,发表文章是有稿酬的。
因为这6块钱的激励,让我后来靠写字为生。当年我在国家机关做监...
我采访过很多大星星小星星,有些是我想写的,有些是我们领导让我写的。做了十几年记者,想写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老狼我一直想写。
我都忘了是在什么场合认识的老狼了,那一定是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合。第一次看他唱歌是1994年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那场汇集南北歌手的“光荣与梦想”演唱会,老狼唱了《同桌的你》。那时候老狼一手拉着同桌的你,一手抱着上铺兄弟正走在通往明星的道路上。
后来再见到老狼,是在一个小演出上,老...
几乎每次登陆一些网络社区,我都会看到一个提示:“您有一封新的私信……”我迫不及待点进去,说不定网络那边有个人在向你倾诉衷肠。点进去,果然,一坨精挑细选,符合大多数中国男人低俗审美,经过多次PS的美女头像扑面而来。再仔细看留言: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一般都会起一个香艳的中文或英文名字),我们有一个某某品牌想要跟您合作,您的微博(or微信,or什么几把玩意儿)接广告吗?方便留个QQ或微信吗?
开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