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7年03月14日 14:35

宋丹丹为什么担心小鲜肉?

宋丹丹为什么担心小鲜肉? 最近,演员宋丹丹在两会上发言,她很认真地说:“现在很多青年演员一夜成名,要不因为长得帅,要不会演一点戏,但也不成熟。一下子就几千万粉丝,挣很多钱。”   她这段话是冲着现在的小鲜肉去的,也是冲着扭曲变态的行业现象去的。网民对宋丹丹发言的评论,有一部分人支持她,有一部分人反对她,支持她的人是因为讨厌小鲜肉,反对她的人不一定喜欢小鲜肉,但是不喜欢她这么说话,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她冒犯了他们喜欢小鲜肉的...
阅读全文>>
2017年03月13日 11:32

没有伯乐,千里马只是一坨萨其马

没有伯乐,千里马只是一坨萨其马

前天,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天才捕手》,这部电影是根据斯科特·伯格的的传记《天才的编辑》(此书中文版已由贝贝特图书公司出版)改编的。

看完电影后,我有个疑惑,中国观众会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吗?虽然有裘德·洛、妮科尔·基德曼等名角压阵,但它是一个文戏,而且是涉及到与大多数国人无关的领域——出版业。今天的观众会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托马斯·伍尔夫感兴趣吗?不会。会对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

阅读全文>>
2017年03月10日 17:27

手机与神仙驾到

手机与神仙驾到 好莱坞的编剧在他们写的书里都会告诉我们,写剧本有很多忌讳,其中一个忌讳叫“神仙驾到”。意思是:当你为主人公制造一个困境的时候,要让他自己想办法又很符合逻辑地解决问题,并且让观众感到既意外又合理,这样故事会更好看。你不能把故事写成主人公陷入绝境,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突然弄出来一个强大的神仙伸出援助之手,把问题解决了。这个情节你肯定很熟悉,电视剧《西游记》就是这么演的。《西游记》最大的特点就是,每...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30日 15:14

评分、打星与国产电影

评分、打星与国产电影 最近,《中国电影报》的一篇针对豆瓣阻碍国产电影繁荣昌盛的文章《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引起了不小的争论。结果,这篇文章像“猪一样的队友”一样帮了倒忙,几部打算在年底用来撑国产电影门面的大片,非但没有招待见,反而因为这篇文章,让电影评分降了一个等级。国产电影观众的审美水平已经突破马里亚纳海沟了,可你的电影都够不到他们的审美线,这篇报道不是成心想提高观众的审美层次吗。   好了,不说国产电影了,说...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26日 14:50

名字以“The”开头的乐队都不赖

名字以“The”开头的乐队都不赖 1990年,我大学毕业后,晃荡了一年没工作,那时候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听摇滚,可当时根本买不到摇滚乐磁带唱片,北京的几家大音像店里卖的都是克利夫·理查德、戴安娜·罗斯、影子乐队、阿巴……这样的流行歌曲。现在,人们坐在电脑前或者捧着手机,就可以听到所有想听的音乐。当时为了录一盘磁带,要骑车十几公里找一台复制效果好的录音机。讽刺的是,在没有音乐资源的时代,可以有听音乐的记忆甚至文化,在音乐唾手可得时代,反倒什...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19日 17:19

是评论死了,不是张艺谋

是评论死了,不是张艺谋 影评人“亵渎电影”因为在微博上写了一句“张艺谋已死”,结果天上飘下来一份律师函,想把“亵渎电影”压在五行山下。   大家都看得出来,“亵渎电影”针对的是张艺谋的新片《长城》,而不是张艺谋的肉身,所以乐视影业才会挺身而出,为张艺谋“续命”。   一部电影在刚刚上线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因为票房多少,完全取决于上线后这段时间的口碑,但凡有点刺耳的声音,都可能影响到票房。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赵忠祥老...
阅读全文>>
2016年11月15日 12:16

悲观主义情种:伦纳德·科恩

悲观主义情种:伦纳德·科恩   上中学时,我在《读者文摘》杂志上看到,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美国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后来读到伦纳德•科恩的一首诗,叫《最甜蜜的短歌》:“你走你的路,我也走你的路。”我好奇,这是不是世界上最短的一首诗?结果一查,发现北岛老师写过一首诗《生活》,只有一个字:网。那科恩这首诗是不是世界上最短的或世界上最甜蜜且最短的情诗呢?我无从查考…...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28日 15:53

台北散记

台北散记   一   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台北,看风潮公司办的世界音乐节。这是我第一次去台湾。   说起和台湾的缘分,还要追溯到1993年,那年我写了一篇批评《中国火》的乐评,被魔岩唱片的张培仁先生看到了,他和北京的负责人说:“我去北京要见见这个人。”在某一个午夜,我家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说:“我是张培仁,我能不能现在见见你?”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可是,已经半夜一点了,那时候我晚上九点以后极少出门。他这么...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20日 09:35

你根本没必要知道鲍勃·迪伦是谁

你根本没必要知道鲍勃·迪伦是谁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一个唱歌的。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忽然冒出无数人在谈论鲍勃·迪伦——这个新鲜出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目前唯一一本中文版传记,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销量不超过印数一半,却在获奖的一夜之间清空了库存,出版社正在手忙脚乱地去工厂加印,以满足渠道的需求;在二手书店,这本书也瞬间被抢光。2010年,一家音像发行公司引进了迪伦的专辑,六年间只卖掉了几千张...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14日 09:29

鲍勃·迪伦一直是个谜

鲍勃·迪伦( Bob Dylan)是当代流行音乐独一无二的现象,从他成为一个民歌手至今,他用难以置信的勇气最大限度做到了对后工业社会的商业规则的顽强挑战。他不屈从,始终遵循他的内心,而不是身外的任何商业规则。在此之前也只有作家塞林格有过类似的做法。这让习惯商业规则的人们对迪伦这个人无所适从,媒体和公众对这个怪人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的歌词、音乐、外表,甚至他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人们猜测、分析的话题。但是迪伦...

阅读全文>>
2016年09月06日 13:57

变了形的“金纲”

变了形的“金纲”

今天,我一口气看完相声演员曹云金的血泪状《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平时在手机上除了看内德老师的《英超风云》,基本不会看其他超过一千字的文字,看着累。看曹云金这篇文章,故事性很强,两口气读完。看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我相信很多读者看完后还会有少剑波“激起我仇恨满腔”的感觉。我看完后想的是,如果把这个老掉牙的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29日 14:13

技术在进步 骗术也在升级

技术在进步 骗术也在升级

我在1998年买了第一部手机,2013年,我由于实在忍受不了各种骚扰,换了一个新号,原来的号码基本不用,每次这个号码的电话声响起,我的默认值是不接,因为十之八九是骚扰电话。现在升级到4G,还能显示出电话属性,比如骚扰、诈骗、推销……一目了然。

这个号码当时只有少数几个朋友知道,因为手机还不太普及,我的朋友也不多。但是2002年的一次长差,彻底改变了这个手机号的命运。你们都知道,那时候长途漫游费可贵了。平时在...

阅读全文>>
2016年04月29日 08:54

咖啡鸡汤

咖啡鸡汤

当年周立波走红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在曲艺方面的品位高雅与不俗,同时也为了把自己与北方曲艺的楚河汉界画清楚,整出了一个“咖啡大蒜论”,他认为自己是喝咖啡的,不能跟北方喜剧的大蒜相提并论。后来有记者挑事,问郭德纲:对周立波这个观点怎么看。郭德纲嫣然一笑:“我喝咖啡的时候都在上面撒点蒜末。”好一个四两拨千斤。

单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周立波这个观点挺无聊的,雅俗既是一对冤家,也要共生,不然怎么能透出你...

阅读全文>>
2016年04月26日 15:11

如果互联网写作还有一点尊严的话……

如果互联网写作还有一点尊严的话……

那还是在遥远的1984年,我写的文章第一次发表在报纸上,白纸黑字,还印着我的名字,啦啦呼啦啦啦呼啦啦,那一刻,简直跟做梦一样,我别提多兴奋了。更兴奋的事情是三个月之后,我早就忘记了发表文章这件事了,突然收到了报社寄给我的一笔稿费,一共6块钱。现在想想,这6块钱可能是我有生以来赚的最开心的一笔钱。而且还让我知道一个事实,发表文章是有稿酬的。
 
因为这6块钱的激励,让我后来靠写字为生。当年我在国家机关做监...

阅读全文>>
2016年04月07日 16:21

老狼:我都红成这个逼样了,你知道吗?

老狼:我都红成这个逼样了,你知道吗?

我采访过很多大星星小星星,有些是我想写的,有些是我们领导让我写的。做了十几年记者,想写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老狼我一直想写。

我都忘了是在什么场合认识的老狼了,那一定是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合。第一次看他唱歌是1994年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那场汇集南北歌手的“光荣与梦想”演唱会,老狼唱了《同桌的你》。那时候老狼一手拉着同桌的你,一手抱着上铺兄弟正走在通往明星的道路上。

后来再见到老狼,是在一个小演出上,老...

阅读全文>>
2016年03月31日 10:26

您有一封新的私信……

您有一封新的私信……

几乎每次登陆一些网络社区,我都会看到一个提示:“您有一封新的私信……”我迫不及待点进去,说不定网络那边有个人在向你倾诉衷肠。点进去,果然,一坨精挑细选,符合大多数中国男人低俗审美,经过多次PS的美女头像扑面而来。再仔细看留言:您好,我是某某公司的某某(一般都会起一个香艳的中文或英文名字),我们有一个某某品牌想要跟您合作,您的微博(or微信,or什么几把玩意儿)接广告吗?方便留个QQ或微信吗?

开始看到...

阅读全文>>
2016年03月22日 09:10

老狼:《似曾相识》

老狼:《似曾相识》

老狼的头上一直围着一块“校园民谣”的红头巾,这个“狼外婆”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如果你仔细去听听老狼唱过的歌曲,大都跟校园民谣没有关系,跟民谣更是没什么关系。“民谣”也好,“校园民谣”也好,都是生生造出来的概念,从来没有内容。这就像我们谈论死亡金属一样,空有概念,没有内容。

民谣是什么?大概只有中国人把本来该叫“民歌”的东西称作“民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当代文化之间的结合造成了“民歌”与“民...

阅读全文>>
2016年03月09日 14:24

采访不诚实的人

采访不诚实的人

我一个同事要去采访一个著名主持人C,之前她有些顾虑,因为C非常圆滑,说话滴水不漏,而且有丰富的被采访经验,“反侦察”能力极强,就像一个做过饭扒手的警察有一天做了贼一样。同事担心,问出二里地,搞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可怎么办?

我过去的采访经历中,也经常遇到难搞的采访对象,结果可想而知,基本上都是灾难。一个诚实的采访对象,可遇不可求。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他们接受采访,干嘛还不诚实呢?是这样,龙跟动物乱搞,...

阅读全文>>
2016年01月22日 09:23

老家伙们,都慢些走

老家伙们,都慢些走

最近这些天,David Bowie和Glenn Frey先后去世,这实在让我有点反应不过来,甚至有点不太相信这是真的。在Bowie去世两天前,我还在听他的新专辑……

你曾经喜欢的一个人忽然离去,会让你控制不住地把时针拨回到过去的某一个点上,是在那个点上,你开始认识这个人。

我第一次听到Bowie的专辑是他1971年的Hunky Dory,都忘了是从谁那里复制过来的,然后就被这位老兄迷住了。当时有人写过一篇他的文章,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玉...

阅读全文>>
2016年01月13日 09:20

拯救不了的方言

拯救不了的方言

前几天去了一趟上海,这期间去过不少公共场合——车站、商场、饭馆,结果到了第二天,我才第一次听见有人说上海话。这让我想起1990年去上海,在街上问路人家都不理我,因为他们不太会说普通话。这才多少年啊。

我又想起了去年7月,主持人汪涵自掏465万启动拯救方言计划,拯救湖南地区的方言。最近,汪涵又做了一档放眼挑战赛的电视节目。作为一个主持人、明星,能有这样的文化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我非常佩服。如果每个省都有一个...

阅读全文>>